Press correspondent from Bangkok-logo

Press correspondent from Bangkok

RFI

每周日首播的“曼谷专栏”以曼谷为基点,观察东南亚的演变和印太风云。

Location:

Paris, France

Genres:

Podcasts

Networks:

RFI

Description:

每周日首播的“曼谷专栏”以曼谷为基点,观察东南亚的演变和印太风云。

Language:

Chinese


Episodes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世界动荡 亚洲浮现安全风险

7/21/2024
在世界各地爆发不同规模战争的情形下,亚洲安全局势同样呈现不稳定发展趋势,日益尖锐的中菲海洋领土争端以及台湾议题将于下周在东盟外长会上提出讨论。继缅甸陷入“内战”后,毗邻的孟加拉国示威抗议情势不断升高,周边国家纷纷向各自公民发出安全警告。与此同时,东南亚媒体对日益逼近的美国总统大选予以密切关注。 泰国媒体报道,2024 年 7 月 21 日孟加拉国首都达卡发生了严重的示威暴力事件。自2024年7月18日晚间以来,不满政府公务员招募政策的大批青年学生陆续聚集举行抗议活动,周边公共设施遭到破坏,随即爆发警民冲突,迄今已造成1000多人受伤,逾百人丧生。为了应对不断升级的示威暴力,孟加拉国政府在全国实施宵禁,当地互联网服务、手机数据网络中断、公共交通服务陷入瘫痪。 评论称,这场由公务员制度引发的民众抗议活动正在演变成一场混乱的暴力冲突。泰国驻孟加拉国大使馆向泰国民众发出警告,避免前往示威学生聚集区,切勿离开住宿场所。新加坡外交部7月20日发布文告称孟加拉国当地局势仍然不稳定,建议身在孟加拉国的新加坡人保持警惕、减少外出,密切关注当地新闻和听从当地政府的指示。泰国总理塞塔(Srettha Thavisin)周六发帖表达了对孟加拉国暴力局势不断恶化的担忧,敦促有关各方保持耐心和克制,采取和平方式解决问题。目前几乎所有周边国家向旅游者或公务人员发出避免入境孟加拉国的警告。 据了解,孟加拉国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总人口1.7亿中失业人口近3200万人,而政府为参与1971年独立战争的退伍军人子女预留30%公务员职位,这一制度引发不满并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 缅甸日前缅甸陆军战机向孟邦基亚克马罗的老挝社区(Ban Mai Nga Pu In)投掷炸弹,造成13人当场死亡,数十人受伤或失踪。重点是这一地区并非反对派武装的活动范围。 自2021年缅甸军人夺权导致国家陷入内乱,反对派建立武装抵抗力量(PDF)与政府军作战并且逐渐呈现强势,政府军总司令敏昂莱(Min Aung Hlaing)已失去对缅甸大部分边境的控制,缅甸国家机制面临因国家分裂而带来的严峻挑战,普通民众在日益激烈的政治斗争中不仅陷入经济困境,同时还受到安全威胁。 根据缅甸安全部门消息人士称,反政府军的武装分子昨天向首都内比都发射了两枚火箭弹,机场遭到一枚火箭弹袭击。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这是武装分子对缅军权力中心发动的一次罕见袭击。缅甸军政府尚未就此事件置评。今年4月,反对政府军的人民国防军向内比都发射了数十架无人机,致使机场一度关闭,但军政府称此次袭击并未造成重大损失。泰国军事分析人士指出,缅甸内战已经给周边国家形成了相当大的战略困扰。中国作为缅甸军政府的主要盟友和武器供应国始终从中斡旋,试图稳定局势。但缅甸内部错综复杂的族群结构和混乱局势仍然存在不可控的风险。 过去一周来东南亚社交媒体盛传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中风无法主持政务。中国央视18日新闻报道了习近平出席第二十届三中全会的诸多最新影像。在产生辟谣作用的同时,又引发了外界对这场会议推迟召开的猜测,其中值得关注的解读认为,北京同样也在观望美国总统大选情势,此番共和党与民主党的大对决中,无论总统桂冠花落谁家,“反中”都会是核心议题。 7月19日,越共中央委员会发布越共总书记阮富仲(Nguyen Phu Trong)去世,享年80岁的消息。东盟国家政要纷纷致电哀悼。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星期六(7月20日)下午前往越南驻华使馆吊唁的消息也登上各大东南亚媒体。阮富仲自2011年主政以来的两大突出政绩,一是发展经济、打击腐败;二是将越南的“竹子外交”理念发挥到极致,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地缘政治变化中,越南与美国、中国和俄罗斯建立外交关系并展开平衡外交,阮富仲治下越南内部环境与对外关系发展都很亮眼。 对于越南国家主席苏林(To Lam)接替越共总书记以及越共中央军委书记职务。泰国媒体评论称,现年67岁的苏林早在阮富仲患病期间代理工作,具有接任工作的实践经验。越共总书记被视为最有权势的职位,通常有一个非常秘密的选择过程,毕竟权力高层空缺势必引发越共政治局和中央执行委员会之间的激烈竞争。诸多分析认为,即便阮富仲去世后越南政坛发生变动,或许会在短期内引发一些不确定因素,但不太可能导致越南外交政策或贸易关系发生重大改变。当然苏林能否在2026 年举行下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并选举下一个五年任期的国家最高领导人之前巩固自己的地位?仍将受到持续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越媒称苏林7月17日以越南国家主席身份会见了任期届满前来辞行的中国驻越南大使熊波,双方再次确认双边关系新定位,包括提升越中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越中命运共同体。双方经贸合作是两国关系的亮点,越南已成为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 近期由北京支持的柬埔寨德崇富南运河(Funan Techo Canal)即将投入建设,这是一条连接白马省海港至金边港之间的运河,全长180公里,横跨白马、贡不、茶胶和干拉共4个省,覆盖人口达160万人。泰国媒体舆论称北京支持柬埔寨建设运河存在中国自身突破“马六甲困境”的战略意图,由此也引发邻国越南的担忧。柬媒称,柬埔寨领导人洪马内(Hun Manet)坚称,这条运河只会为柬埔寨服务。 上月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 (Lloyd Austin) 对柬埔寨进行短暂访问,东南亚舆论认为华盛顿对柬埔寨与中国的合作感到忧心忡忡,尤其是中国跟柬埔寨联合军演并且建设使用云壤海军基地。美国正试图与曾经在美国接受教育的新任总理洪马内(Hun Manet)进行接触,以恢复美国在柬埔寨的影响力并促使柬埔寨拉开与中国的距离。 美国总统大选进入100天倒计时后愈发受到东南亚媒体关注,话题普遍聚焦在美国总统大选前的国安动向以及针对亚洲地区尤其是朝鲜半岛、台湾海峡以及南海安全问题的对外政策,乃至大选后新任美国总统对中贸易战的态度与举措。泰国知名媒体人素提猜(Suthichai yoon)撰写专栏评论称,在美国领导人眼里,东南亚或许不如乌克兰战争、加沙冲突、台湾问题、朝鲜半岛和伊朗局势那么重要。但越是美国领导人不关心不了解这一地区,所制定出的外交政策就越发带有不确定性。无论如何,美国总统选举必将对东南亚乃至亚洲地区产生巨大影响。

Duration:00:05:23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欧美与中俄将彼此视为安全威胁

7/14/2024
时值中菲南海摩擦升级,美国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领导人公开表示支持菲律宾,中国与俄罗斯宣布在南海地区举行联合海上军演。针对南海地区频繁上演的各国联合军事演练,东南亚媒体对这一地区发生擦枪走火事件的风险升级抱以担忧。 综合东南亚媒体消息报道,中国官方周五宣布将于7月15-17日期间与俄罗斯在中国南部沿海举行联合军事演习。这次以广东湛江军港为集结点的中俄“联合海上2024”(Joint Sea-2024)军演,首次选择在高度敏感的南海地区进行演练,范围包括海南岛、雷州半岛以东海域,演练项目分别有联合侦察预警、海上联合打击、联合防空反导反潜等主题,中俄声称这次军演旨在“联合应对海上安全威胁”。中方表示,此次行动将深化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合作。时值中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正出访俄罗斯(7月9-13日),访问期间还跟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举行会晤。外界对中俄战略合作进一步转向务实化表示密切关注。 东南亚媒体注意到近年来中俄关系不断深化发展,双方共同宣布两国之间的友谊“上不封顶”,战略合作不设禁区。值得一提的是中俄两国与北约之间仍保持着敌对关系。除了与俄罗斯进行联合军演,中国还与俄罗斯的盟友白俄罗斯组织联合军演。中国国防部对此强调中俄有决心共同应对海上安全威胁并维护地区稳定与和平。 泰国媒体 (The Thansettakij) 报道,北约成员国领导人7月9日至11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会议,庆祝北约成立75周年,同时对遭到俄罗斯入侵的乌克兰表示支持。周三发表布的北约声明中,一部分内容称中国是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坚决推动者”,指责中国正通过贸易手段向俄罗斯军工产业提供技术和物资支持,以弥补俄乌冲突所造成的损失。 北京随即回应这一指控并否认加剧俄乌战争,警告说北约正在挑起对抗,同时坚称中国在乌克兰战争所引发的紧张局势中并非冲突方。 泰国媒体评论称,中国的立场引起了美国西方盟友的担忧。北约呼吁北京停止支持莫斯科,同时对北京的空中力量和核武库表示担忧。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Jens Stoltenberg)周三表示中国向俄罗斯提供可用于民用和武器生产的材料物资,这使得俄罗斯对欧洲和北约构成了更大的安全威胁。北约秘书长周五还表示希望扩大与日本的联合演习领域,以便从海事合作到网络空间等领域共同应对中俄对欧亚日益形成的安全挑战。 日本政府周五(7月12日)表示严重关切俄罗斯和中国将在日本边境附近举行的联合军事演习。日本声称来自北京和莫斯科加强关系所带来的“安全威胁”日益严重。 东南亚国家媒体纷纷报道,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纽西兰四国(Indo-Pacific 4)作为北约伙伴国出席本年度北约会议,首次联合北约32国领导人发表共同声明,席间还讨论了如何制定应对太平洋地区安全威胁的战略计划,包括朝鲜导弹发射、中国向俄罗斯提供技术和物资等。媒体援引美国官员表示,一些印太伙伴国家出席北约会议是向中国发出民主联盟阵营誓将捍卫法治与规则的信号。 中菲因南海主权争端海上摩擦日趋激烈,双方斗法不断亮出新招,中国近日发布关于南海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的研究报告,要求菲律宾撤走自1999年以来长期搁浅仁爱礁的旧军舰(BRP Sierra Madre)。菲律宾则指责中国将一艘巨型海警船停泊在南海的菲律宾海洋专属经济区内,试图利用威胁手段制造紧张局势。菲律宾国家安全顾问阿诺(Eduardo Ano)近日表示,菲律宾将“秉持和平信念”,拒绝接受任何企图破坏菲律宾国家利益的举动,尤其是在南海争议地区动用武力。 菲律宾认为仁爱礁属于距离马尼拉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内,近日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一份“南海外大陆架划界案”主张。然而此举遭到马来西亚反对,理由是菲律宾主张的大陆架延伸范围,以马来西亚沙巴州的领海基线为划界基准。马来西亚外交部长穆罕默德·哈山(Mohamad Hasan)证实已向联合国发出外交照会,抗议菲律宾提交的所谓“南海外大陆架划界案”,希望在不影响马菲双边关系的前提下协商解决纠纷。 围绕菲律宾外交部周五声明纪念海牙常设仲裁庭(Permanent Court of Arbitration)“南海仲裁案裁决”胜诉八周年。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发表声明支持菲律宾,声称华盛顿当局仍对中国在这一地区采取的行动予以深切关注。中国驻菲大使馆随即回应提醒菲律宾不要落入西方国家的圈套和陷阱,呼吁通过协商解决海洋领土分歧。值得一提的是,菲律宾南海仲裁案裁决结果得到欧洲联盟(EU)的支持,欧盟发布声明承认这份裁决具有法律约束力,希望相关各方尊重并执行这项裁决。 中国海洋研究中心理事长吴士存反驳表示,这项裁决非但不可能为南海领土主权与海洋划界争议提供解决方案,反而使本已错综复杂的南海问题更加难解。中国学者此前分析南海局势称,在南海地区爆发大规模军事冲突是不可能的,但小规模的、偶然性的擦枪走火事件可能性正在上升。原因是中美一线接触主要发生在南海地区,美国船舰的频繁活动也是增加突发事件爆发的可能性之一。 近期关于南海局势濒临战争边缘的舆论受到关注,中国方面的表态逐渐明朗且转向美国。今年4-5月期间美国与菲律宾举行年度联合军演时在菲律宾北部部署陆基中程导弹。中方批评此举严重损害中国战略安全。迫于压力,菲律宾军方7月初表示,美军将在今年9月或更早时间撤走美军部署的中程导弹。中国国防部发言人近日直接敦促美军尽快撤走这一极具冷战色彩的战略性进攻武器,同时表示反对美方把盟友绑上战车,制造紧张对立,破坏地区和平稳定。 面对中国军力增强并且不断扩大影响力,美国方面积极促进亚太地区盟友之间的合作。日本、美国、澳大利亚、菲律宾今年6月进行军事训练。一名日本官员透露,守护菲律宾是日美澳建立印太安全屏障的一大重点。日本与菲律宾于本月8日签订了相互准入协定(RAA),二者可在对方领土训练部队,有助于彼此军队互相往来。日本此前先后跟澳大利亚、英国签署了相互准入协议,去年11月,英国陆军部队200名官兵前往日本跟日本自卫队首度进行联合军事训练。 中国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等周边国家在南海水域拥有重叠的主权声索,其中不包括日本,但日本与中国在东海存在钓鱼岛主权争议。泰国分析人士认为日本军队可在菲律宾领土驻扎,这有助于菲律宾抵制中国在南海的影响力。日菲相互准入协定是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2023年2月访问日本提出的合作意向之一。 新加坡国际关系学者庄嘉颖 (Ian Chong) 分析指出,日本和菲律宾都受到来自中国的安全压力,二者之间的政治与军事合作若能协助区域稳定或者延续南海地区的国际与地区秩序,将会受到东南亚各国的欢迎。

Duration:00:06:04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学者:印度调整地缘政治角色

7/7/2024
时值俄乌战争加剧国际地缘政治动荡,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缺席上合峰会(SCO)后即将开启访问俄罗斯和奥地利之旅。东南亚媒体评论,刚开启第三届任期的莫迪打破了重视邻国的外访常规而首选俄罗斯,在凸显重视印俄关系的同时,传递出对中俄关系的担忧。地区学者分析认为,面对全球巨大变化带来的多方挑战,各国都在努力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地缘政治格局。 综合东南亚媒体报道,印度总理莫迪将于下周(7月8日-10日)出访俄罗斯和奥地利。行程安排将与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举行会谈。这是两国首脑之间的第22届高峰会谈,也是自俄乌战争以来莫迪首次出访俄罗斯。评论分析称,当前俄乌战争、中国崛起、中美竞争激烈,莫迪与普京将为两国关系未来的发展方向制定基调。印俄关系长期友好,俄乌战争爆发后,印度从未在国际上发声批评俄罗斯,同时仍在进口原油与军事武器方面保持对俄罗斯的依赖。 莫迪走访俄罗斯后下一站是奥地利。其间安排分别与奥地利总统范德贝伦(Alexander Van der Bellen)和奥地利总理内哈默(Karl Nehammer)举行会谈。这是自 1983 年英迪拉·甘地(Indira Gandhi)以来印度领导人首次访问维也纳。值得注意的是,时值俄乌战争爆发后各国际阵营选边站队之际,奥地利迄今仍是永久中立国、非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成员。 泰国媒体报道,印度总理莫迪周四(4日)缺席了在阿斯塔纳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这个由北京和莫斯科主导的安全组织,被视为旨在对抗西方主导的全球秩序。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会议时再度会面,两人在三个月内举行了第二次峰会会晤。 时值中印两国在印度洋存在战略竞争,双方在喜马拉雅山边境接壤地带存在领土争端。莫迪此次缺席上合峰会,随即引发外界质疑,有媒体揣测这是莫迪向上合组织传递信号,希望成员国加强对印度的重视。也有媒体认为这是印度作为全球最大民主国家,加入西方阵营更能符合民主意愿的体现。还有分析观点认为,随着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将战略重心向亚洲转移,印度不得不在日益加深的俄中关系中重新调整自身的战略定位。 关于莫迪有意寻求俄罗斯在印中领土争议上保持中立的消息,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印度研究中心助理教授苏叻(Surat Horachaikul)发表看法认为,印度无疑受到中国崛起的影响,但最近十年以来,印度在莫迪治理下寻求且拥有了自己的发展道路,印度人对中国的发展并不敌对,相反还抱持欢迎态度。但印度方面特别强调以双边互信与尊重为基础,绝非武力胁迫或强权压制。 据悉,代表莫迪出席上合峰会的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S. Jaishankar)发表讲话时指出相互尊重领土完整、不干涉内政和不使用武力是国际间合作的基础。印度媒体消息称,苏杰生在上合峰会期间与中国外长王毅会面,双方一致认为"边境局势的拖延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为了尽早解决边境问题,两国领导人同意加强外交和军事官员之间的会晤与谈判。中印两国因1962年边境战争导致关系失和。2020年再度爆发边境冲突后双边关系跌至谷底,各方加强边境军事部署,安全局势在两国军事与外交官员的对话管控下时缓时急,甚至成为反映国际形势变化的一项观察指标。 泰国学者认为开启第三届任期的莫迪已经对如何活跃国家经济、使其经济策略真正发挥作用拥有了正确的想法,因此强调一个稳定且可预测的政治体系是吸引外国投资进入印度的关键。学者认为莫迪正在努力打造一个有利于商业发展的政权(Regime)。通过颁布明确的法规,允许外国投资者购买和租赁土地,除了此前小有名气的“印度制造” (Make in India)以外,新德里传递出了最新信号---欢迎外资来印度设立生产基地(Come and Make it in India)。这意味着新德里将秉持多重秩序的国际关系哲学(Multi Alignment)选择走“多边结盟”道路,在不与任何人发生冲突的同时尽量明确自己的立场。当所有系统贯穿并相互关联起来时,印度将不惧怕任何超级大国并能够与之进行谈判。 无论是印度持续推进“东向行动” (Act East)政策,还是俄罗斯战略重心向亚洲转移,抑或是美国实施“印太战略”,东南亚都处在一个核心战略地理位置。这一地区的国际战略学者因而密切关注国际动态并向地区国家的领导者提供指南。 新加坡教育部长陈振声5日出席一场关于讨论应对全球不确定性的新书发布会上发表讲话称,全球面临诸多挑战,战争冲突严重冲击原有秩序与规则,保护主义和各种形式的工业政策正在取代基于规则的全球贸易体系,极端化政治思潮不断加剧气候变迁与人们对未来的不安,因此可以说,领导力是带领国家向前迈进的关键;面对错综复杂的全球问题,应避免简化成“善与恶”、“左与右”、“民主与威权”的二元对立,否则就会阻碍和限制人们寻找共同点的能力;相信跨越分歧、弥合差异,仍然是创造合作契机、促进和平与稳定的唯一方式。 关于中美竞争,陈振声也表示,中国和美国固然是两大强国,但这两个国家加起来只占全球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占另外三分之二生产总值的国家同样有采取行动的权力与责任。他强调,面对的挑战越大,就越有必要继续与敌友携手一起探索解决方案,与全球社区一起帮助引导这个世界走向更加稳定和繁荣的未来。 新加坡国际关系学者廖振扬近期在发布新书《应对不确定:本区域处于动荡时代》(Navigating Uncertainty: Our Region in an Age of Flux)座谈中介绍说,人们在50年前一度认为东南亚是一个陷入动乱的地区,如今这一地区在诸多方面展现出繁荣、稳定与安全。此书通过文化与文明、变化中的全球秩序,以及身份政治造成的裂痕这三个角度,深入探讨影响本区域的复杂挑战与变化趋势。

Duration:00:06:00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东南亚媒体关注地区安全形势

6/30/2024
时值南海局势紧张,亚太安全局势堪忧。近日美国主导的环太平洋军演(RIMPAC)正式登场,东南亚媒体报道此举剑指中国。针对先前盛传英美澳三方安全伙伴考虑与日本展开安全合作,东南亚媒体纷纷报道澳大利亚否认邀请日本加入三方安全同盟。 综合东南亚媒体报道,近日由美国主导的环太平洋军演(RIMPAC)于6月29日在夏威夷附近海域拉开序幕,按照往年惯例,这场两年一度的联合军事演练将在今年8月4日结束。根据援引华盛顿消息称,2024年度环太军演副指挥官葛瑞斯(Alberto Guerrero)对所有太平洋共同利益团体以及遵守同样价值观的国家表示欢迎。今年参演的共有29个国家,出动3艘潜艇、40艘战舰、逾150架飞机以及25000名官兵参加演练,其中包括来自法国、英国、巴西和以色列的非太平洋国家的海军部队。中国未受到邀请。美国官员指出,希望透过此次军演敦促北京停止武力威胁邻国,停止挑衅自由开放的印太理念。言下之意影射不断升级的中菲海上冲突,包括不久前中国军队在台湾岛周边举行的“围岛演练”。 观察媒体反应发现,跟此前中美在南海海域互秀肌肉的“菲美肩并肩”联合军演(Balikatan)以及中共针对台湾的“围岛军事训练”相比,东南亚媒体对此次环太军演的关注度并不高。媒体舆论更加关注日本航空自卫队今年7月即将联合德国、法国、西班牙空军举行联合训练的消息,这一话题在坊间引发了关于欧洲国家对亚太事务的介入持续加码乃至未来或将在亚洲地区打造“小北约”的讨论。 关于近期沸沸扬扬的日本加入三方安全同盟的消息。泰国媒体称,澳大利亚驻美外交官迈勒(Paul Myler)周五表示,他并不认为美国国会对扩大三方安全同盟(AUKUS)持开放态度。澳英美三方承诺与日本讨论合作,并非邀请日本加入。由于在接纳新成员议题上仍然存在不同意见,因此AUKUS与日本之间只是“针对个别项目进行合作。” 今年4月日本首相岸田文雄(Fumio Kishida)走访华盛顿举行日美峰会期间,全球媒体传出日本或将加入AUKUS提升未来能力的可能性说法。对此越南媒体援引美国前五角大楼产业政策高级顾问格林沃尔特(Bill Greenwalt)意见表示称,现在讨论日本的参与还为时过早。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内塞( Anthony Albanese)称赞日本是一位“亲密的合作伙伴”,但坚称 AUKUS 没有增扩第四位新成员的计划。此前数小时,澳英美AUKUS国防部长开会并宣布将考虑与日本合作,共同开发军事技术。 越南媒体分析称,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于2021年签署的“三方安全伙伴”同盟协约,旨在建立安全共享机制应对亚太地区的挑战,其中包括对抗中国在印太地区的影响力。该项目核心部分是英美向澳大利亚提供核动力攻击潜艇。三方公布的声明内容并未暗示日本将加入该部分合作。其次侧重于提供多元跨领域的先进技术,包括量子计算、海底监测、高超音速、人工智能和网络技术等,预料日本可能参加这一部份的合作。根据英国政府发表的联合声明内容表示,英美澳认识到日本的实力以及开展密切双边防务合作的重要性。 报道称,中国方面批评 AUKUS 组织助长了亚洲地区的军备竞赛。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吉正(Hayashi Yoshimasa)证实,北京指出AUKUS 条约是危险的,警告日本反思历史并谨慎执行防务政策。 时值南海紧张局势升级,菲律宾与日本决定于7月8日召开“2+2”外交与国防部长会议,预料届时将讨论地区安全议题。作为在南海领土争端问题上跟中国对抗的急先锋,菲律宾不仅获得美国盟友的支持,同时也在积极加强与同一地区其它国家发展关系。现阶段菲律宾与日本正在磋商允许友军部队进驻的相互准入协定(Reciprocal Access Agreement)。 菲律宾媒体透露,本月26日,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Jake Sullivan)重申华盛顿对菲律宾的安全承诺“坚若钢铁”。沙利文在与菲律宾国家安全顾问安约(Eduardo Ano)的会谈中针对中国在南海仁爱礁附近对菲律宾海上操作所採取的“危险和升级行动”表示关切。沙利文曾经强调,美菲两国于 1951年签订的《美菲共同防御条约》(Mutual Defense Treaty)第四条适用于在南中国海的公务船、飞机和武装部队。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近日就中国的南海行为再度发声。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周五在回答印度媒体提出“中国重演加勒万谷式侵略”的问题时重申,反对使用武力单方改变现状,呼吁各方遵守国际法、透过和平方式解决问题。印度外长苏杰生(Subrahmanyam Jaishankar)今年3月走访菲律宾时也强调印度支持菲律宾捍卫国家主权。今年4月,印度向菲律宾交付了首套布拉莫斯(BrahMos)超音速巡弋飞弹系统。评论认为印度以往不参与南海事务的战略态度发生了巨大改变。 另一方面,日本也在积极强化自身所扮演的地缘政治角色。日媒透露东京正在积极筹办今年7月中旬的“太平洋岛国峰会” (PALM),届时邀请南太平洋岛国领袖一同出席,并拟分享日本版全球定位系统(GPS)提供的气象数据(Michibiki卫星系统),协助寻求有效的防灾对策。日本以往透过常年的政府援助项目(ODA)援助太平洋岛国以稳固关系。 此外,东南亚媒体同样注意到中国外交部长王毅28日在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活动上讲话强调中国当年与印度、缅甸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立场不能被削弱,只能被加强。多边主义不容动摇,必须坚守,国际关系民主化不能倒退。同时透露中国将成立“全球南方研究中心”,共同建立并加固维护全球和平稳定发展的中坚力量。

Duration:00:06:13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泰国军事专家:南海局势硝烟味浓

6/23/2024
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几天前高调走访了北朝鲜与越南,华盛顿严厉抨击任何国家不应给俄罗斯提供“暴力合法化平台”。而美国东亚事务外交官紧随其后走访越南并就南海局势指责中国对菲律宾采取不利于地区和平的行动。泰国观察人士提醒重视普京亚洲之行所释放出的安全信号,毕竟愈演愈烈的南海局势正朝着早晚可能爆发战争的模式与方向演变。 综合东南亚媒体报道普京亚洲访问的消息称,普京访问越南时发表了“俄越深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美国随即派出东亚事务外交官访问越南。越南官方报媒(Tuoi Tre)援引普京的话报道称:“加强与越南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是俄罗斯的优先事项之一。”普京重申莫斯科支持“越南人民反抗外国侵略者的英勇斗争。”普京还称赞越南“对乌克兰危机的平衡立场”以及不干预政策,同时强调:俄罗斯高度重视与东盟的联系。 越南媒体报道,美国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康达(Daniel Kritenbrink)于6月21日至22日访问越南,其间“重申美国对落实美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坚定承诺”。康达发表讲话称 “中国在南中国海的举动破坏稳定。”由南海领土争端引发的中菲对抗风波愈演愈烈之际,新加坡媒体报道康达讲话称华盛顿已在公开和私下向北京明确表态,与菲律宾的共同防御条约是“坚定不移的”。近日中菲再次爆发海上冲突后,美国指责中国“升级事态”。中国外交部反驳并表示,中方采取必要举措是合法、专业且无可指责的。 泰国国家安全委员会 (NSC) 前秘书长帕拉敦中将 (Paradorn Pattanathabutr) 观察认为,俄罗斯对北朝鲜和越南的访问,在政治、经济和安全方面释放出重要信号,俄罗斯与越南签订了11项合作协议,其中能源方面包括核发电计划。众所周知,民用与军事用途之间的转换取决于国家安全形势而定,此举显示俄罗斯正将战略重心转向亚洲。普京还希望在亚太地区建立一个可靠的“安全构架”。这说明俄罗斯针对即将在这一地区发生的重大事件调整战略布局。长期追踪国际地缘政治变化的观察人士普遍认为,目前亚洲地区最容易点燃战火的就是南海,包括台湾海峡乃至更远的太平洋海域。 在外界对南海紧张局势或将演变成热战予以担忧之际,多家媒体报道,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今天(6月23日)表示,菲律宾不会挑起战争,在南中国海局势持续升级的情况下,菲方将始终致力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菲律宾尚未考虑就南海冲突援引与美国签订的《共同防御条约》,但菲律宾面对中国的强势威胁“并不惧怕。” 值得关注的是,6月19日传出消息称,被视为亲中的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Rodrigo Duterte)的女儿副总统萨拉(Sara Duterte)请辞教育部长以及内阁成员职务。评论称萨拉与小马科斯两个政治阵营分道扬镳,这意味着菲律宾现政府的执政联盟稳定性蒙受重创。 泰国资深媒体人素提猜(Suthichai yoon)22日撰文标题“俄罗斯-北朝鲜-越南:相似中的差异”,采用对比角度分析了普京对朝鲜和越南的访问,文章指出朝鲜与俄罗斯在目前情况下是相互依赖的。普京希望金正恩(Kim Jong Un)坚定支持乌克兰战争的态度,并且继续支援炮弹等武器装备。与此同时,金正恩希望俄罗斯坚定对美立场,表现出更加敌对的态度。普京此行显然奏效了,因为朝鲜和俄罗斯签署了新一份具有共同防御条件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该条约强调“在任何一方受到侵略性攻击时提供互助。”这标志着自2022年俄罗斯出兵乌克兰以来朝俄两国关系首次正式升级。 另据观察俄罗斯对朝政策的变化,可见普京有意向世界表明,在美国同意向乌克兰运送杀伤性武器攻击俄罗斯的情况下,莫斯科同样可以对朝鲜和古巴采取同样的做法。俄罗斯舰队最近访问了古巴并在美国佛罗里达州附近进行了军事训练,此举被视为加大了针对美国采取报复行动的力度。 普京访问朝鲜后飞往越南。这是一个与美国、中国、俄罗斯等超级大国同时保持深层关系并得以维持力量平衡的东南亚国家。在过去的一年里,越南成为唯一接待了中美俄三个军事强国领导人到访的亚洲国家。 朝鲜、中国和越南三个国家迄今未加入西方国家制裁俄罗斯的行列。普京因发动乌克兰战争而被国际刑事法院(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 ICC)发布了通缉令,普京否认所有指控。但这并不影响普京在盟友国家受到欢迎,普京访越讲话时甚至还指责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针对俄罗斯制造安全威胁。 当然,越南接待普京遭华盛顿严厉批评。美国与越南在去年9月提升为越南最高的外交关系级别,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俄罗斯同样与越南保持着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泰国观察人士认为越南正在全面落实“竹子外交”的对外政策,尽管这样做的难度与风险不亚于走钢丝绳。但在越南眼里,俄罗斯不像中国那样对越南的国土安全构成威胁,同时也不像美国那样会利用“人权”与“民主”对其内部政治或安全施加压力。众所周知,越南政治因南北两派分歧巨大而不稳定,尤其当前围绕南海问题的对抗愈演愈烈,尽管越中南海争端不如北京与菲律宾之间的局势那么紧张,但毕竟是一个尖锐的国家利益问题。河内深知,如果与美国走得太近,中国势必会对越南施加更大的压力。因此,俄罗斯被认为在平衡与北京和华盛顿的外交关系方面对越南有利。 尽管越南与中国因南海领土争议而存在政治与安全分歧,越南仍然能够与中国开展以经济为导向的合作。与此同时,越南与美国关系迅速升温,尽管二者之间还存在上个世纪留下的越战阴影,但越南更倾向于拉拢美国成为在这一领域制衡中国的重要力量。泰国评论人指出,除了制衡中国在这一地区的实力外,另一个原因是美国是越南的重要出口市场。 越南与俄罗斯之间的深厚友谊由来已久,追朔到冷战时期,越南和前苏联建立了不同于与美国或中国的独立外交关系。可以说越南一直受益于俄罗斯。20 世纪 50 年代俄罗斯收留越南孤儿并向越南学生提供资助,当今成功的越南商人都从 20 世纪90 年代苏联经济改革措施(Perestroika)所推动的在俄贸易或经商中受益,包括创建了越捷航空(Vietjet)、Vingroup集团的越南社会精英。 尽管越南与俄罗斯在后期的国际关系中刻意保持距离,但越俄关系在原有的传统框架下仍然保持着密切交往。普京对越南的访问因两国之间的军火交易而受到关注。在另一方面,越南因意识到西方世界因乌克兰战争而制裁俄罗斯而产生顾虑。毕竟越南严重依赖俄罗斯武器来满足自身的防御需求。虽然一些人对莫斯科陷入乌克兰战争期间仍然出售更多武器的能力存在疑问。但也有意见认为,俄罗斯同样需要出售武器的创收来支持其对乌克兰采取军事行动。 俄乌战争爆发后,越南并未谴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而越南与华盛顿的联系也日益密切。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制衡中国不断扩张的实力。今年初,越南总理范明政在出席2024年世界 经济论坛年会期间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会面,双方重申重视发展越-乌传统友谊并建立全面合作关系。当时越南领导人也呼吁乌克兰尽快结束与俄罗斯的敌对行动。 据悉,越南媒体报道最新消息称目前已就南中国海领土主张重叠问题向菲律宾提出进行磋商。中国总理李强近日对马来西亚为期三天的访问中促成多项中马合作项目,双方签署了14份谅解备忘录和合作协议。

Duration:00:05:50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东盟不站队 乐见中美发挥作用

6/16/2024
近期中国总理李强走访纽西兰、澳大利亚后传递出与西方国家友好的政治信号,外界评估中澳关系有望搁置争议向好发展。但随着中国海警15日开始实施海岸警卫法,随即在西方国家引起更大的反对声浪。东盟一方面敦促尽快磋商《南海行为准则》,另一方面则坚称东南亚不会在中美战略竞争中选边站。 泰通社报道,中国总理李强于6月13-20日期间对纽西兰、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进行正式访问。行程分别安排跟各国总理进行会晤,尤其在访问澳大利亚期间还重现了中国的“熊猫外交”影响力。相关评论称,美国总统大选即将来临之际,中国寻求跟相对友善的西方国家改善关系。旨在寻求突破美国印太战略(Indo-Pacific Strategy)围堵的同时,试图重新整合与美国在这一地区盟友的双边关系。 此外,中国总理李强预定6月18-20日抵达马来西亚进行访问。马来西亚多家媒体报道,李强访马是两国建交50周年庆典的高潮部分。双方政府部门将借此机会签署多项合作谅解备忘录。目前中国是马来西亚最大贸易伙伴,马来西亚也是中国在东南亚最大的贸易伙伴。北京希望通过推动“一带一路”基础设施的落实,尽快完成关于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ACFTA)3.0的谈判。马来西亚则期盼获得中国技术援助以发展高铁和人工智能产业。 据透露,中马两国总理安排于6月19日一道巡视雪州的东海岸衔接铁路(ECRL)的鹅嘜交通综合车站(ITT Gombak)。这条铁路是"一带一路"倡导下中马合作的重点项目,全长约665公里,未来将成为贯穿马来西亚东西海岸之间的主要交通干线。马来西亚官方预告2026年底竣工,2027年1月开始运营。 马来西亚交通部长陆兆福(Anthony Loke)透露,截至 2024 年 3 月,该项目已完成 64%。未来考虑与泰国探讨连接铁路系统,以促进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对此,可行性与否还取决于泰国的铁路设施与未来规划。 据悉,泰国拟投资290亿美元兴建春蓬-拉廊陆桥项目(Chumphon - Ranong Landbridge)。该项目将帮助泰国在东西海岸建造两个新的深水港,从而提供一条绕过马六甲海峡的新贸易路线。 泰国陆运交通政策规划局(OTOP)上月底组织南部陆桥项目公开研讨会,吸引了数百名来自美国、欧洲、中国、日本、印度、中东和泰国在内的学者以及大型企业代表参加,与会者希望政府尽快推动南部经济走廊发展草案,并在2025年内启动总投资额1万亿泰铢路桥项目的招标工作。尽管这一举措引发马来西亚国内关于地区竞争的担忧。 泰通社报道,中国海警自 6 月 15 日起实施海岸警卫法,允许未经审判拘捕被认为“非法侵入”西太平洋海域的外国人,拘留期长达 60 天。该法律赋予中国海警更多权力,包括在主权海域内针对入侵的外国船只使用致命武力。中国声称拥有几乎整个南海地区主权,这与南海周边诸如菲律宾、汶莱、马来西亚和越南等国存在主权重叠问题。 菲律宾军方随即做出反弹,坚称菲律宾人不会被阻止或恐吓。菲政府部门敦促本国渔民继续在菲律宾位于南海的专属经济区捕鱼。中菲双方自去年以来不断爆发海上对抗,从船只碰撞到发射水炮进行吓阻,对抗激烈程度不断升级,导致两国关系紧张。 菲律宾媒体 (SunStar Philippines) 周日援引菲武装部队公共事务办公室 (PAO) 负责人 (Xerxes Trinidad)的声明表示,中国所谓的反非法侵入政策破坏了管理海上行为的法治和国际规范。包括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英国和美国在内的七国集团 (G7) 成员国已于 2024 年 6 月 15 日星期六发表联合声明,对中国在南海 (WPS) 的行动表示严重关切。七国集团指出,中国对几乎整个西太平洋的主权主张没有法律依据,呼吁停止在该地区军事化、采取胁迫和恐吓等活动。菲律宾国家安全顾问爱德华多·阿诺(Eduardo Ano)对七国集团的声明表示欢迎,他说这是对国际法原则和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重要肯定”。 新加坡媒体报道,中国海警法新规定6月15日正式生效的同一天,菲律宾向联合国递交南中国海延长大陆架权利主张。要求延长面向南中国海的西巴拉望(West Palawan)地区的菲律宾大陆架(extended continental shelf),将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延伸至350海里,意在通过表明对勘探和开发延长大陆架自然资源的专属权利,以维护菲律宾利益。 越通社驻纽约记者报道,越南外交学院东海研究院院长阮氏兰英参加国际海洋法院(ITLOS)法官(2026-2035年任期)的竞选。这是越南首次参加国际海洋法院法官竞选。越南外交官在相关活动上发言时强调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对国际法律发展的历史意义。 越南外交部副部长杜雄越强调,东盟需要在东海(南海)问题上保持共同立场,正如2023年12月30日公布《关于维护和促进东南亚海域稳定的声明》中所阐述的内容,秉持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至上原则,保持克制、和平解决争端。 马来西亚前首相马哈迪(Mahathir Mohamad)上月底出席日经新闻论坛“亚洲的未来”演讲时强调只要中国未采取海上禁运或检查,避免与中国爆发冲突更为重要,没有必要为此开战。现任马来西亚首相安华(Anwar Ibrahim)则表示将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前提与中国围绕南海领土争议进行谈判,不同意任何一方采取单方行动。 根据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网站信息显示,东盟将加快与中国就《南海行为准则》进行谈判,期盼在 2026 年前达成相关的行为准则,以缓减在激烈争议地区发生冲突的风险。当前各方正在讨论该项行为准则是否具有法律约束力。 东盟秘书长高金洪(Kao Kim Hourn)本周首次访问华盛顿,旨在促进东盟与美国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他在访问期间谈到南海问题时强调“不能否认局势继续升级的事实。”呼吁所有直接相关方保持克制。曾经担任柬埔寨前首相助理大臣的高金洪此前多次对媒体表示,东盟各成员国现在对南海相关问题持有共同的观点。 针对中美在亚洲地区的战略竞争。高金洪认为这两个超级大国在亚洲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强调东南亚不会在中美战略竞争中选边站。

Duration:00:05:55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莫迪宣誓就职 料外交方向不变

6/9/2024
印度大选后政治局势趋向明朗。前总理莫迪今天出席宣誓就职仪式,开启了他人生中第三个总理任期。舆论称适逢当今全球政治发生巨变,印度的国际地位与地缘作用愈发显得重要,莫迪未来对国际局势的判断与抉择,将被视为对其他国家具有影响力的重要因素而加以重视。 泰国通讯社报道,印度选举结果公布后,现任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和他领导的执政党阵营在印度人民院总共543 个席位中赢得了 293席。另一方面,反对派国大党主导的印度国家发展包容性联盟(INDIA)斩获232 席,其它小党获得18席。随着执政党和联盟党议员一致投票推选莫迪领导印度全国民主联盟(NDA),莫迪随即与其他党派展开结盟谈判,在获得两个关键政党支持后宣布组建联合政府。普遍分析认为,现年73岁的莫迪成为继开国总理尼赫鲁(Jawaharlal Nehru)后首位连任三届的印度总理。不过未来如何领导一个多党合作的联合政府,对一贯权力集中的莫迪而言,将是一个全新的巨大考验。 莫迪所代表的印度人民党(BJP)在此次选举中仅获得240个国会议席。虽说印度人民党仍是国会最大党,但显然失去了占据国会绝对多数的决策性优势(未能赢得过半所需的272个席位),意味着将给未来的政策制定带来不确定性,外界因此对莫迪新政府的执政稳定抱持观望态度。新加坡《联合早报》(LIANHE ZAOBAO)6月7日社论文章标题:“印度政局稳定但莫迪压力不小”内容称,政局的稳定,有助于印度延续过去10年表现不俗的经济发展趋势。莫迪在2014年上台时,主要吸引选民的是承诺发展经济、扫除腐败以及建立以印度教为印度身份认同核心的民族主义道路。他靠着铁腕改变了此前20多年在大小党派合纵连横下轮流坐庄的政局,让自己成为一言九鼎的印度总理。但他的强势作为在10年后今天的选举结果中,显示没有获得选民普遍的认可。文章还指出,莫迪的第三个任期,预料印度的外交政策不会有重大改变,除了在中美俄等大国之间维持平衡,也会继续积极提升印度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更重要的是,印度应该会扩大承接中国“世界工厂”的角色,一方面缓解国内大量青年就业的压力,另一方面加速引进外资,打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 综合东南亚媒体报道,印度总理宣誓就职仪式今天( 6 月 9 日)晚间在新德里举行,意味着莫迪第三届任期正式开启。据悉一众印度洋周边国家领导人受邀参加这次规模盛大的宣誓仪式。《印度斯坦时报》(Hindustantimes)报道,秉持莫迪政府“邻国优先”的政策,新德里政府邀请邻国和印度洋地区的多国领导人出席总理宣誓就职仪式,其中包括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不丹、尼泊尔、毛里求斯和塞舌尔国家领导人。评论称,莫迪向邻国领导人发出的邀请凸显了印度对参与区域事务的持续承诺。2014 年,莫迪召集了南盟国家(South Asian Association for Regional Cooperation)的领导人;2019 年,莫迪向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与技术合作组织 (BIMSTEC) 国家领导人发出了邀请。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提出“印度滚出去”(India Out)口号要求印度撤军的马尔代夫总统穆伊祖(Mohamed Muizzu)亲自出席活动。但印度总理就职仪式邀请名单中未见巴基斯坦国家领导人,反映印巴双边关系并不乐观。另据报道,由于考虑到莫迪稍后将前往意大利参加自6月13日举行的七国集团(G7)峰会,嘉宾名单因此保持紧凑。 分析认为东南亚是印度“向东行动”(Act East)政策和对印太地区愿景的核心区域。泰国媒体分析莫迪第三届任期仍将支持东盟核心地位并持续在印太地区新的发展动态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致力于透过合作将利益边界进一步向外拓展。尤其超级大国中美之间的紧张局势恶化后,印度和东南亚国家的商界领袖正在寻求对供应链进行再平衡,以减少对中美的依赖。 印度选举结果出炉后,多国领导人向莫迪致贺。泰国总理赛塔(Srettha Thavisin)致贺时邀请莫迪出席正筹办于今年内举办的孟加拉湾沿岸国家峰会,印度总理莫迪因此成为第一位确认出席该峰会的领导人。 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与技术合作组织 (BIMSTEC)成立于1997年6月,是唯一一个连接南亚和东南亚的区域组织,旨在深化贸易、技术、能源、交通、旅游、渔业、安全、反恐、灾害管理和能源领域的合作。南亚有孟加拉国、不丹、印度、尼泊尔和斯里兰卡五个国家,东南亚有缅甸和泰国。目前,泰国担任主席国,新任命的 BIMSTEC 秘书开始了对泰国的访问,消息人士暗示了今年 8 月底举办峰会的可能性。泰国作为东道国正在积极筹备这次会议,届时将召集所有成员国讨论与缅甸有关的问题。据悉包括缅甸政府军首脑敏昂莱(Min Aung Hlaing)在内的所有BIMSTEC领导人均受邀出席峰会。 泰国外交部长马立斯(Maris Sangiampongsa)透露,泰国拟在孟加拉湾沿岸国家峰会上推动通过一系列关于框架合作的重要成果,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曼谷愿景 2030》和《海上运输合作协议》,使之成为奠定有效合作基础的里程碑。据悉,在即将举行的峰会上,BIMSTEC领导人还将讨论与数字支付系统和贸易结算有关的问题,探讨加强网络安全和预防跨国犯罪方面的合作以及包括成员国之间电网互联、农业技术、文化合作、青年交流和外交培训等重要议题。

Duration:00:05:16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东南亚媒体:香会背后硝烟依旧

6/2/2024
一年一度的香格里拉对话会(Shangri-La Dialogue)近期在全球发生急剧变化的不稳定背景下召开,中美国防部长在本次亚洲安全峰会上举行会晤,正式恢复了两个军事大国国防部长之间的高层交流。但当地媒体反映平淡,超级大国之间在台面上的和解并未促使真正危及地区安全的安全危机获得丝毫缓解。 综合东南亚媒体报道,中国国防部长董军在香会上发表“中国的全球安全观”演讲时针对霸权主义、制造地缘冲突以及在地区生战生乱三个主题提出“不允许”,同时警告台独主义没有好下场。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Lloyd J. Austin III)先前发言表示,亚洲与太平洋仍是美国优先关注的地区,唯有亚洲安全,美国才会安全。美国对解放军最近在台湾海峡附近的挑衅活动表示关切,重申中国不应利用台湾的政治过渡作为采取胁迫措施的借口。奥斯汀表示中美关系改善值得称赞,但仍有必要遏制北京的军事行动。 中美国防部长5月31日在香会期间举行了会晤,讨论关于美中防务关系以及地区和全球安全等问题,美方强调保持两军之间沟通渠道畅通的重要性。 综合东南亚媒体评论,中国和美国两个军事强权恢复沟通值得欣慰,但事后双方国防部长在各自的场合依旧各说各话,由二者激烈竞争而引发的地区安全忧虑并未因此而缓减。中国宣称拥有台湾、东海和南海等重要贸易航道的主权。而美国作为前军事霸主近年来不断增加这一地区的军事部署。近期以来美国与中国明显增加在亚洲各地的军演次数,推动地区紧张局势不断升温。今年4-5月菲美肩并肩(Balikatan)多国联合军演后,由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新加坡和英国在1971年正式建立的安全磋商机制强化合作,五国联防 (FPDA) 国防部长在香格里拉对话会期间举行了会谈,澳大利亚副总理兼国防部长马莱斯(Richard Donald Marles)宣称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增添参加军事演习的设备。新西兰国防部长朱迪思·柯林斯(Judith Collins)则表示,新西兰第五代战斗机 F-35 联合攻击战斗机将加入联合军演。新西兰将首次携带能够跟踪潜艇的P-8海神巡逻机参加训练。 半个月前,中国海军舰艇与柬埔寨海军联合组织了为期15天的实战演练。5月30日,柬埔寨首相洪玛奈(Hun Manet)正式宣布扶南特科运河(Funan Techo)今年8月正式开挖。该运河全长180公里,项目完成后,柬埔寨的货船将由白马市港出海,不再依赖越南港口。媒体认为这也将给中国未来运输战略物资提供便利。 缅甸内战持续多年,内部局势诡异复杂。作为受到战争影响的重要邻国之一,泰国媒体尤其关注全球地缘政治变化给缅甸带来的巨大影响。民间销量最大的泰叻报(The Thairath)5月底刊登专栏文章称,来自西方的志愿者战士已进入缅甸,这些美国和英国战士曾在阿富汗和乌克兰服役,他们如今加入了对抗缅甸政府的武装队伍。如同支持乌克兰战场那样,缅甸反对派队伍中出现了一批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国籍的战斗力量。这些西方士兵多数被安插在缅甸少数民族人口聚集的地区,譬如克钦邦 (Kachin State)、克耶邦(Kayah State)、克伦邦(Kayin State)、钦邦(Chin State)、孟邦(Mon State)、若开邦(Rakhine State)、掸邦(Shan State)等地。 相关评论指出,缅甸将成为超级大国角逐的新领域。缅甸总面积676,578平方公里,与中国的边境线长2,129公里,与印度边境线长1,468公里。立足缅甸拓展影响力可谓“一石二鸟”,可同时遏制正在崛起的印度和中国。西方因此选择派遣雇佣军来执行这项工作。经未证实消息透露,俄罗斯派遣军工人员培训缅甸士兵如何使用俄罗斯武器。缅甸政府官员也在访问中国和俄罗斯时采购了用于武装冲突的无人机。 另据《伊洛瓦底》消息,美国国会两院2022年通过了《缅甸法案》,这是《国防授权法案》(NDAA)的一部分,旨在向平行的民族团结政府(NUG)及其附属组织,包括民族团结协商委员会(NUCC)、“人民保卫军”(PDF)和少数民族武装组织(EAO)提供非军事援助。但这项法案迄今尚未完全落实。事实上缅甸反对派向美国国会申请的援助金额远远超过既定预算。 泰国民意周刊网站(www.matichonweekly.com)引述缅甸外交政策专家希楚(Sithu)发表于 2024 年 4 月 26 日的撰文,标题是“中国与缅甸军政府的接触:一项高成本、低回报的交易”,文中分析中国在缅甸扮演的角色指出:自 2021 年政变以来,缅甸国家行政委员会 (SAC)未能巩固权力,并失去了大量领土控制权。因此,它无法确保实施中缅经济走廊 (CMEC) 所需的政治稳定,而中缅经济走廊是北京在缅甸的主要战略利益。中缅经济走廊及其两条平行的石油和天然气管道从西南部的若开邦穿越缅甸到东北部的掸邦,这是中国解决马六甲困境(Malacca Dilemma)的解决方案。马六甲困境是中国的战略弱点,马六甲海峡是中东和东亚之间最短的海上航线,有助于减少亚洲、中东和欧洲之间的运输时间和成本。粗略估计,中国 80% 的进口石油都经过马六甲海峡,这使其容易受到战略对手的海上封锁。 中国渴望推进中缅经济走廊项目以确保海上生命线安全。缅甸政变前曾经与民选的全国民主联盟政府签署了 CMEC 协议。但由于缅甸军方2021 年夺权,从而给中国的计划带来了阻碍。北京试图通过与缅甸军政府接触来推动 CMEC 计划,但付出的务实努力几乎没有任何回报。相反,中国一直是缅甸公众愤怒和怨恨的焦点。仰光中国大使馆发生了大规模抗议活动,中国投资遭到袭击,公众举行集会谴责中国。 去年底中国在缅北三兄弟联盟 (3BHA)配合下打击跨国电信诈骗集团的介入行动。表明北京已经对缅甸军政府无法保护中国在缅甸的利益失去了耐心。开始认识到与军政府的接触是一项高成本、低回报的交易。尤其缅甸军方在 24 小时内打破了由中国斡旋的 3BHA 和 SAC 之间最新停火协议,进一步证明了这种做法是徒劳的。 泰国专栏作家乌克里特(Ukrit Pathamanan)援引分析文章评论称中国是最有可能开展斡旋为缅甸带来和平的外部力量。但北京需要让缅甸公众舆论转向有利于自己,或者至少缓解反华情绪。中国前外交部长秦刚会见敏昂莱(Min Aung Hlaing)后,缅甸反华情绪高涨,这一举措对中缅经济走廊的实施造成负面影响。2011年密松水坝项目在民众抗议后停建的事件已经警告北京,公众反对的民意潮流可能会阻碍中国的主要投资计划。与缅甸前几届政府不同,以往外交政策的制定是权力集中且自上而下的,而后缅甸国家行政委员会的联邦民主政府则必须考虑公众舆论和地方政府的决定。众所周知,《联邦民主宪章》是缅甸军政府政治过渡的路线图,它赋予了邦和地区政府相当大的权力。 仰光媒体6月1日透露,缅甸民主促进运动关键人物、缅甸全国民主联盟(NLD)主要创始人丁乌将军(Thin O)于6月1日去世。这位享年97岁的前陆军将领是当今缅甸民主运动的重要支持者,在缅甸民主运动中仍具影响力。缅甸军方于2021年2月1日推翻了昂山素季(Aung San Suu Kyi)领导的民选政府。全国范围内的民主反抗运动导致国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当中。联合国安理会2022年底通过第2669号决议,要求缅甸立即停止全国各地一切形式的暴力,并敦促缅甸军方释放所有政治犯。丁乌将军死因不详,他是昂山素季的亲密盟友。目前尚不清楚昂山素季是否得知丁乌的死讯。昂山素季因各种罪行已被判罪总共关押27年。 关于如何化解缅甸危机,东盟缅甸问题特使阿伦乔(Alun Kaew)近日向泰国学者透露,老挝作为东盟轮值主席国,正秉持中立原则与缅甸所有冲突团体保持联系,准备为推进缅甸和平进程制定指导方针。东盟特使重申运用小国大外交与微笑外交相结合的原则(Small Country Big Diplomacy & Smile Diplomacy)循序渐进地解决缅甸问题。

Duration:00:05:37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亚媒:俄罗斯转向亚洲扩大影响力

5/26/2024
在俄乌战争促使俄罗斯转向重视亚洲的驱使下,中俄在这一地区的发展与竞争受到亚洲国家的关注,继内外交困的缅甸军政府开始向俄罗斯伸出橄榄枝后,分析人士认为除了中美角力以外,新的竞争者加入意味着这一地区的地缘政治、安全乃至地缘经济未来即将发生重大改变。 泰国媒体报道,近期缅甸媒体热炒军政府热衷于招商投资土瓦深水码头以及拟建一个日产10万桶炼油厂的经济特区的消息。据缅甸媒体5月19日透露,经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土瓦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昂梭证实,俄罗斯驻缅甸外交官、俄罗斯私营公司表达了对投资土瓦深海港项目的意向,目前正在举行双边讨论。由于谈判仍处于初始阶段,故拒绝透露细节。这是缅甸东南一个可容纳20万吨级或更多船舶的深水港,计划建成后吞吐量可达1000万吨。自2008年至今,缅甸曾与泰国、日本寻求合作,但终因“资金来源未能落实”而陷入停滞状态。如今缅方正考虑授权俄罗斯,经济回报尚不确定。尽管缅泰日原本承诺三方合作并且签署文件,但并不具备强有力的法律约束,泰国和日本不足以有权反对缅甸国管委给予俄罗斯的授权。评论认为缅甸军政府选择俄罗斯建设土瓦深海港,无疑会引发中国的疑虑,因为北京此前曾表示有兴趣在泰国边境附近开发一个深水港。事实上中方早已就土瓦港进行了可行性研究,不过后来将注意力转向了位于实兑港(Sittwe Port)附近的皎漂港(Kyaukpyu)。实兑港由印度负责开发与管理。印度外交部不久前批准了印度港口全球公司(India Ports Global)接管缅甸实兑港运营的提案。 泰国媒体援引一名关注事态发展的缅甸问题专家意见称,中国对外倡议实施“一带一路”发展计划,同时看到了在这一地区发展基础设施支持开展更广泛贸易的潜力。一旦俄罗斯争取到土瓦深海港项目,将对中国一段时间来密切参与的皎漂开发项目产生竞争影响。土瓦港位于缅甸东海岸的安达曼海,是连接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和中国等湄公河次区域(GMS)国家的重要门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虽然北京与莫斯科关系密切,但二者在该地区许多问题上存在利益重叠。一个新竞争对手的出现,产生战略意见分歧在所难免。中国自认是该地区最大的国家,影响力自然胜过地理位置相对较远的俄罗斯。缅甸军政权正试图加强与莫斯科之间的关系,借此抗衡中国在缅甸这个自然资源丰富国家的影响力。 泰国资深媒体人素提猜(Suthichai yoon)将缅甸推动加强与俄罗斯合作看作是在大国博弈背景下中俄在缅甸力量再平衡的开端。缅甸军政府领导人敏昂莱(Min Aung Hlaing)自 2021 年 2 月初掌权以来已三次访问俄罗斯。缅甸军政权正试图通过加强与俄罗斯在军事装备和基础设施项目上的联系,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除了双边经贸、能源 供应、基础设施、军备与防务合作外,俄罗斯一直是缅甸最大的军事装备供应国。缅甸还在莫斯科资助下开设了第一个核技术信息中心。 对于中俄在缅甸展开的战略竞争,另一个邻国印度势必乐见俄罗斯在土瓦发挥比中国更大的作用。此前印度向缅甸提供的潜艇产自俄罗斯。印度与俄罗斯还联手管理中国控制的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Hambantota)附近的一个机场。始终自认是印度洋地区安全主要捍卫者的印度,后期愈发针对在缅甸孟加拉湾战略位置日益活跃的中国抱有警戒心。 一些经济分析师认为,现今全球贸易运输路线正逐渐远离大西洋,更多地转向采用跨太平洋航线。美国和中国排名世界第一和第二经济体的现状,极有可能在未来30年转变成中国和印度,届时印度洋和南海之间的货物运输需求量将会巨幅增长,中南半岛由此将会成为一个战略经济区。一旦土瓦项目落地,这一深海港将彻底改变整个地区的物流格局。泰国也希望借助正在推进的陆桥(land bridge)项目从而成为连接印度洋与南海的物流中心。 众所周知,俄乌战争促使俄罗斯转向重视在亚洲的发展。继北朝鲜领导人金正恩(Kim Jong Un)上年9月访问莫斯科后,消息称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正式收到邀请访问平壤,普京走访北朝鲜已提上两国的外交日程。分析指出,尽管中国与北朝鲜关系密切,但平壤与莫斯科同样交往深厚。中俄在北朝鲜也存在利益和影响力竞争。随着莫斯科与平壤关系升温,外界正在观察金正恩是否也会收到来自北京的邀请。明天(5月27日)中国、日本和南韩即将举行三方高峰会谈。这是时隔4年多三国领导人面对面举行会晤。届时中国总理李强关于北朝鲜的表态将是各方关注的焦点所在。 近期台海局势再度升温。泰国媒体纷纷报道:台湾新领导人赖清德宣誓就职三天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动用陆军、海军、空军和火箭军在台湾周边举行军事演习。北京当局将台湾视为中国的一部分。赖清德则主张只有台湾人民才能决定自己的未来。 观察发现虽然这次军演规模不如2022年抗议美国时任众议院主席访台所举行的围岛军演,却被普遍认为是一次为了发动海空战而做好准备的综合侦察演练,旨在测试中共对台的“夺权”能力。北京方面将赖清德称作是“麻烦制造者”或“危险的分裂分子”。围岛军演是中共针对台独势力分裂行为发出的警告。据了解,近日台湾岛内秩序正常,没有特别警报或引发民众慌乱。 亚洲媒体此前盛传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Lloyd J. Austin)将于5月31日至6月2日出席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会(Shangri-La Dialogue)并且发表演讲,同时计划与中国国防部长董军会谈。当前地区局势紧张,地区国家对美中防长2年来首次会晤充满期待。但另有消息称,美国防长奥斯汀周五(5月24日)因接受治疗而暂时移交职务。虽然存在变数,各方仍然期待中美关系在双方高层互动的逐步恢复中止住持续恶化的势头。 新加坡副总理颜金勇在东京第29届日本经济新闻论坛就“亚洲的未来”发表演讲时表示:台湾海峡的任何冲突都会对牵涉的各方以及全世界造成严重后果,呼吁美国和中国展开对话。 另据马来西亚外交部东南亚区域反恐中心(SEARCCT)揭露,一些国际恐怖组织正利用年轻人喜爱的线上游戏招募新成员参与恐怖行动,由于这一趋势成为新的国家安全威胁,因而受到地区各国的重视。

Duration:00:05:22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亚洲安全隐患:南海与台海

5/19/2024
中国与菲律宾近来为了争夺南海主权各不退步。5月20日台湾新领导人赖清德即将举行就职典礼。牵涉中美博弈的南海与台湾海峡局势引发国际社会高度担忧,诸多安全隐患给东南亚地区安全蒙上了一层阴霾。 综合东南亚媒体消息报道:南海局势持续紧张,中菲两国在南海争夺主权的纷争愈演愈烈。近日,中菲双方各自组织大批渔船前往有重叠主张的黄岩岛水域宣示主权。继中国军队披露在这一地区的军事存在后,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扬言菲律宾将“激烈捍卫领土”,反映中菲双方激烈对抗的海上争端已经导致两国关系紧张。 继5月初菲美肩并肩(Balikatan)大规模联合军演结束后,最新消息称,日本海上保安厅计划6月上旬与美国海岸防卫队、韩国海洋警察厅在日本海举行联合训练。这是美日韩三国首度举行海上联合演练。三国领导人去年8月在美国大卫营(Camp David)举行会谈时就海洋安全保障合作达成的共识。消息称此举旨在应对日益强化合作的中国和俄罗斯以及持续存在核武与导弹威胁的北朝鲜。 泰国媒体(The Thaipost)16日刊登标题“中菲南海掀起惊涛骇浪”专题文章指出,中国和菲律宾在南海的紧张局势没有任何缓和迹象。双方相互指责不断。地区国家都在密切关注事态发展。毕竟东盟其他国家与中菲两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但如果北京和马尼拉之间无法通过和谈解决问题以至于导致军事对抗,这只会给亚洲安全带来更大的隐患。评论认为中菲紧张局势的关键原因来自中美竞争升级。中国将矛头指向美国,认为美国支持菲律宾向中国发出挑衅。华盛顿则重申基于盟友间的安保条约必须在菲律宾受到威胁时提供安全保障。 菲律宾政府于1999年在仁爱礁搁浅了一艘名为“马德雷山号”的旧军舰,二十多年以来一直派人驻守,借此作为菲律宾对仁爱礁的主权宣誓。中国对此不予承认。据中国提供的讯息显示,一名菲海军将官在今年1月3日与中方官员的通话中同意采用“新模式”处理对仁爱礁(菲律宾称阿云津礁)官兵进行补给。然而菲律宾外交部则多次表明没有与中国就阿云津礁达成任何协议。另据《菲律宾星报》(The Philippine Star)18日报道,菲律宾武装部队西部军区司令部司令卡洛斯 (Alberto Carlos) 已被撤换。菲方否认这一人事变动与中国有关。 针对这起有关中菲海事争端谈判的通话内容被泄露事件,菲律宾国安顾问扬言要驱逐中国外交官。这导致原本已脆弱的外交关系进一步恶化。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周六(5月18日)透过一封总统办公室发送的电子邮件表示,当局正在调查所谓菲中官员就南中国海领土争端中达成协议的录音。 此外,台湾也是中菲两国产生分歧的焦点。小马科斯祝贺台湾新领导人赖清德当选后,中国和菲律宾发生了激烈的外交驳辩。如今5月20日赖清德宣誓就职典礼在即,北京方面的反应动作或轻或重,决策的背后无不牵涉对中美博弈的考量。 据了解,旷日持久逾半个世纪的南中国海主权纠纷牵涉到中国、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和汶莱对南中国海全部主权或部分主权及权益的声索。新加坡外交部长维文上月访问菲律宾时重申新加坡不是南中国海主权声索国。他强调维护南中国海和平稳定至关重要,希望采用和平方式解决争端。新加坡不偏袒任何一方。希望各方保持顺畅的沟通渠道,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时值本年度香格里拉安全对话会(Shangri-La Dialogue)将于本月31日至6月2日举行,外界纷纷揣测中美防长是否将在新加坡会晤。自美国众议院前议长佩洛西(Nancy Pelosi)2022年8月访问台湾,中美防长正式对话中断已长达近一年半。继今年4月初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协定(MMCA)工作小组会议召开后,中美防长在4月16日晚间举行视讯通话,这被认为是重启中美两军全面沟通机制的一个开端。 新加坡周三(5月15日)举行总理交接和新内阁宣誓就职仪式。凭借出色领导力经常扮演东盟代言人角色的前任总理李显龙正式交棒给第四代领导人黄循财。在当今世界正由单极向多极转变,大国竞争博弈乃至明争暗斗导致地缘政治紧张,新一代新加坡领导人未来如何应对愈发复杂和尖锐的外来挑战,同样成为关系到地区局势未来发展的热点所在。 中国驻泰大使馆网站近日披露中国大使韩志强在曼谷出席智库研讨会的讲话:西方文明那种主张弱肉强食、你输我赢的理念已不适合时代需要,传统东亚文化才是济世良方。当今世界变乱交织,和平与发展面临空前挑战。然而东亚地区总体上仍然保持着稳定发展,受益于以农耕为主的东亚文明尊重多元、和合共生的包容传统思想。韩志强也指出,东亚地区所处的有利环境正在发生恶化,其中一个原因是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盛行。被问及当前中美关系时,韩志强说,中国不是挑战的一方,中方愿为中美关系重回正轨做最大的努力,但中国也决不会当待宰的羔羊。中方理解和尊重东南亚国家不选边站队的做法,但在事关国际公理和道义问题上各国都应站在正确的一方。

Duration:00:05:23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南海危急 中国支持东盟战略自主

5/12/2024
在缅甸内战局势愈发复杂诡异、中菲南海争端不断升级之际,东南亚媒体对南海成为区域冲突爆发点愈发抱以担忧,无论是此前的菲美大型军演与中国军舰互别苗头,还是近期音频泄露事件掀起外交风波,中菲双边矛盾的背后无不凸显大国博弈的身影。 综合东南亚媒体消息报道:中国副外长孙卫东周五在印尼雅加达出席第30次中国---东盟高官会议后向媒体透露,美国在菲律宾部署新型路基中程导弹严重威胁地区国家安全。孙卫东批评美方做法是“严重开历史倒车”,严重破坏地区和平稳定。同时表示中国支持东盟加强战略自主,中国将同东南亚地区国家一道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坚持走共商共建共享的亚洲安全之路。美国太平洋陆军司令部上月中旬公布了美国陆军在菲律宾吕宋岛北部部署新型陆基中程导弹发射系统“堤丰”(Typhon)旨在协助提升美菲陆军协同能力、备战水平和防务能量的消息。 今年4月22日至5月10日,菲美肩并肩(Balikatan)联合军演再创空前规模,全员16700名菲美官兵和150名澳洲军人参加了演练,日本、印度、加拿大等盟友分别派代表观摩,法国首派一艘巡防舰,地点选在菲律宾北部和西部靠近南海地区,操演项目包括导弹击沉“假想敌”目标船舰,菲美特种部队夺回岛屿控制权等。因夺岛演练选址在靠近台湾的巴丹群岛(Batanes),普遍认为此举刻意针对中国。 泰国媒体报道,在中国和菲律宾之间关系紧张且持续爆发海上对抗的情况下,菲律宾---美国在军事演习中击沉了一艘中国造舰艇。这艘由中国制造的菲律宾海军小型油轮“BRP Lake Caliraya”号于 2020 年退役,近期在台湾以南约 400 公里海域被反舰导弹、火箭和炮弹击沉。这是菲美年度军事演习的一部分。据悉,菲律宾军方部署快速攻击艇、护卫舰和战斗机、直升机包括地面火炮以及美军战斗机“F-16”和武装飞机“AC-130”一起参加演习。菲律宾国防部长特奥多罗(Gilberto Teodoro)表示,菲律宾总统期待明年的演习将是全面的战斗模拟,在最贴近现实的情境下测试菲美联合作战能力。 当地媒体评论认为,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Rodrigo Duterte)采取“亲中远美”的外交政策,携手中国发展经济,双方搁置南海争议,其间还签署了一份共同开发南海地区自然资源的协议。自从2022年6月小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上台后开始实施“亲美远中”策略,转向重修菲美同盟友好关系,使得菲律宾海上防卫能力在美国及其盟友支持下迅速得到提升。预料菲中之间的对抗将比之前加倍激烈。菲美军事演练时期,中国调遣055型大型驱逐舰队在南海进展开实战化军事演练。双方互秀肌肉的同时,外界警戒观望,唯恐发生擦枪走火事件。 东南亚媒体频繁报道菲中意见分歧的消息,近期菲律宾指控中国建造人工岛。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办公室声明指出,菲律宾海岸防卫队正在部署船舰前往南海监视“中国建造人工岛屿的非法活动”。这是距离菲律宾巴拉望岛(Palawan)大约124海里的仙宾礁(Sabina Shoal)。泰国媒体此前多次援引西方媒体报道, 中国正在南海实施填海工程。 菲律宾国家安全顾问阿诺(Eduardo Ano)周四呼吁驱逐一名中国外交官,原因是他泄露了与菲律宾海军上将的通话信息。谈话内容显示菲律宾海军上将同意就双方海上冲突做出让步。阿诺在声明中指责中国大使馆多次违反《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Vienna Convention on Diplomatic Relations),采用“接触和散布虚假、歪曲和不准确信息”的行为制造冲突、分裂和分歧。中国外交部对此做出回应,指责菲律宾抵赖事实、毫无底线,要求保障中方外交人员正常履行职责,同时警告不要轻举妄动,切忌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过去一年以来,中菲两国在有争议的南中国海发生了几起撞击、水炮射击等暴力冲突。与此同时,菲律宾在美国和其他盟国的支持下,加大了在中国巡逻海域的活动力度。以往双方在海上激烈对抗后都会各自提出外交抗议。外界观察人士预料,一旦菲律宾驱逐中国外交官,将导致南海矛盾进一步激化,南海成为区域冲突热点无疑。 南海与台海局势持续紧张的情况下,美国国防部长奧斯汀(Lloyd Austin)本月初在夏威夷跟日本、澳洲、菲律宾国防部长举行会议后表示,由美日印澳组成的四方安全对话(Quad)将与菲律宾强化合作,团结五方力量(Squad)反对凭武力单方面改变地区现状以及加剧区域局势紧张的行为。 值得一提的是,中菲矛盾升级之际,支持台湾独立路线的台湾总统获选人赖清德即将在5月20日宣誓就任。中方除了公开批评美国在菲律宾部署中程导弹之外,军事方面的反应同样引人关注。根据中国海事局通告大连海事局航行警告:5月12日16时至19日16时,渤海海峡黄海北部部分海域执行军事任务,禁止驶入。 另一方面,自2021年以来逐步陷入内战的缅甸局势混乱且不明朗,大国地缘政治斗争对这一地区多股武装力量采取的干预导致如今这场缅甸危机显得复杂而诡异,对外界而言如同雾里看花。周二柬埔寨前总理、现任柬埔寨参议院议长的洪森(Hun Sen)向缅军政府领导人敏昂莱(Min Aung Hlaing)提出要求,希望与被软禁的缅甸民主领袖昂山淑季(Aung San Suu Kyi)进行视频通话,但遭到军政府以“目前没有理由提供便利”予以拒绝。缅甸政府军迄今尚未兑现军方将举行新选举的承诺,敏昂莱领导的军政府正受到反对派武装势力的强势围攻。 时值俄罗斯发动乌克兰战争后转向亚洲寻求影响力,已经开启第五个总统任期的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五月中旬即将访问中国,随后或访问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张汉晖上周表示,中俄在国际舞台上密切配合,将有利于维护欧亚安全。普京上次访问北京是在2023年10月。无论是经贸往来还是军事合作,中俄之间“上不封顶”的伙伴关系令西方国家感到焦虑。

Duration:00:05:23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亚媒:习近平访欧侧重修补商贸关系

5/5/2024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今起出访法国、塞尔维亚与匈牙利三国。在当前俄乌战争持续逾两年尚未停歇、中东以哈战火不断延烧、全球经济因大国竞争而出现不确定性的混乱现状下,外界对广泛而复杂的中欧关系未来如何发展予以莫大关注。 泰国媒体报道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 2024 年 5 月 6 - 7 日访问法国,随后将于5 月 7 - 10 日分别前往塞尔维亚与匈牙利进行访问。这是新冠疫情后中国领导人首次访问欧洲。习近平访欧期间安排与欧洲委员会(EU)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Aleksandar Vučić)、匈牙利总统舒尤克(Tamás Sulyok)和总理欧尔班(Viktor Orbán)等欧洲领导人举行会晤。外界预料除了俄乌战争与中东局势等重要议程外,中国正试图避免与欧盟爆发贸易战。 时值当前欧盟对华态度消极并扬言要提征关税以应对中国给予电动汽车和绿色能源行业提供高额补贴。法国总统马克龙 (Emmanuel Macron) 此前公开批评中国不尊重国际贸易规则。他主张在保护欧洲贸易上对华采取更强硬的立场。 东南亚媒体对欧盟内部的决策一致性抱持怀疑态度,普遍认为欧盟主要国家领导人在包括俄乌战争乃至对华贸易等议题上存在分歧。产生分歧点的根源在于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以及政治传统,关键更是基于全球地缘政治变化中各自的国家利益考量。据悉在习近平抵达法国前夕,法德两国领导人特意在巴黎会面共同商讨一致的对华贸易策略。 上月美国财政部长耶伦(Janet Yellen)和德国总理朔尔茨(Olaf Scholz)在先后访华期间都指责中国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并借此提出交涉。七国集团(G7)于4月19日发表了关于“中国非市场政策和做法导致产能过剩”的联合声明。近几年来,美国和欧盟加强了对中国产能过剩的警告,欧洲先后发起了多项针对“中国制造”产品的贸易调查,包括纺织品、玻纤制品、钢制轮毂、光伏产品、汽车蓄电池等,上月初欧盟宣布对罗马尼亚110MW光伏园区项目的两家中国企业展开反补贴调查后,继而又针对包括中国医疗设备供应商在内的医疗器械交易市场进行反倾销调查。欧盟方面陈述观点称,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欧洲销售医疗设备,但中国市场对外国供应商的大门正在逐渐关闭。对此,中国商务部官员反击这是欧美针对中国新能源产业实施贸易保护主义,利用以自我为中心的调查工具作为对抗其他国家的武器,其实是一种扭曲国际贸易公平竞争、破坏商业环境的行为。北京声称将密切关注欧盟动向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目前中国对白兰地等欧盟酒类产品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 在今年底美国总统选举或将面临巨大变数,复杂的国际关系仍在不确定因素中持续纠缠的混乱局势下,外界对习近平与马克龙周一(5月6日)即将举行的会谈成果抱以期待。法国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今年又逢中法两国庆祝建交60周年,观察人士预料习近平此行或带有类似“大笔空客订单”的丰厚伴手礼,甚至包括在中国崛起过程中保护法国在全球战略利益的谈判条件,以推动实现中国外交部关于“习近平访问欧洲三国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新动能”的外交宣言。东南亚媒体援引法媒透露,中法两国领导人会谈将讨论包括俄乌战争、中东局势、解决贸易问题以及开展科学、文化和体育合作等议题。双方也将讨论应对全球挑战的联合行动等。泰国媒体经济基础(Economic base)评论称,过去两年以来,欧盟多次呼吁中国帮助斡旋结束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战争,但到目前为止欧洲对北京的回应感到失望。尤其近期盛传刚获得连任的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将于5月中旬访问北京,预料中俄联手的战略安全意义将更加受到北京的重视。 此次习近平还将出席北约轰炸中国驻前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20周年纪念日,届时无疑将对北约提出批判。新加坡媒体援引美国分析机构荣鼎咨询高级顾问巴尔金的意见报道称,俄乌战争正在持续分化欧洲。习近平访问塞尔维亚和匈牙利,是中国努力加深西方内部分歧的对策之一。在习近平访问欧洲的三国中,法国支持乌克兰,塞尔维亚和匈牙利则与俄罗斯关系密切。 法国总统马克龙近日接见爱沙尼亚总理卡拉斯(Kaja Kallas)后透过社交媒体表示“法国与爱沙尼亚在保卫欧洲方面有着共同的愿景,特别是在支持欧洲国防工业方面。”卡拉斯今年2月遭到俄罗斯因一起未公开的刑事案件被列入通缉人员名单。她扬言不惧怕俄罗斯并提议“应该考虑向乌派遣北约地面部队”。马克龙此前也发表豪言称“不排除向乌克兰派兵”。泰国国际关系学者宋猜副教授(Dr.Somchai pakapaswiwat)分析认为,在中美对抗力道持续加剧的前提下,已被卷入俄乌战争漩涡且无法寻求战略自主的欧洲国家不得不在努力平衡中保护自身利益免受中美对抗的影响或伤害。

Duration:00:05:34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战云密布 亚洲国家陷入安全焦虑

4/28/2024
随着近年来中菲南海纷争不断升级,美国高级官员反复重申针对菲律宾战略盟友的安全承诺。东南亚媒体纷纷表示,在相关国家争相扩大军备预算的总体趋势下,东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正被战争阴霾所困扰。 泰国媒体综合报道,2024年度菲律宾-美国“肩并肩”(Balikatan)海上联合军事演习于4月22日拉开序幕。这次演习集中在菲律宾北部和西部地区。选址靠近被中国视为“核心利益”的台湾和南海争议点。演练内容涉及战争信息互换、海上安全、防空和导弹发射以及和去年一样在伊罗戈省附近举行击沉目标船只的演练。 此次共有大约11000名美国官兵和5000名菲律宾军人、还有澳大利亚、法国以及亚洲和欧洲其他14个国家的军队以观察员身份参加演习。菲律宾海岸警卫队首次参加联合军演。该武装部队近期与中国海警多次发生海上冲突。菲律宾认为部分南沙群岛(卡拉扬群岛)归属巴拉望省。美国军官开幕仪式当天表示,从现在起,菲律宾将更加强大、更加安全。 此次菲美联合军事演习将持续到5月10日,旨在因应中国在该地区不断扩大的影响力。中国外交部针对这次演习作出回应,指责美国试图挑起军事对抗,并警告菲律宾不要再走上错误道路。有消息称,菲美船舰在南海演练期间被中国军舰全程跟监。据了解,中国秉持的南海“九段线”领土主张跟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印尼、文莱等南海周边的东南亚国家存在重叠。 华盛顿和马尼拉政府签有安保条约。双边军事联盟自小马科斯(Ferdinand Romualdez Marcos Jr.)于 2022 年就任菲律宾领导人以来进一步深化防务合作。美国近期向菲律宾输送了标准六型(SM-6)地对空导弹,但并不用于本次军事演练。本月24至26日在中国访问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表示,已经针对中国在美国盟友菲律宾周围的强硬举动直接对中方提出警告,并誓言将在菲律宾与中国在争议海域发生冲突时给予菲律宾坚定的支持。 中菲海上冲突愈演愈烈,紧张局势随时可能升级。 菲律宾国防部长德奥多洛(Gilberto Teodoro)周六否认马尼拉政府曾就南中国海争端与北京达成协议,并称这是中国单方面的宣传。 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网站18日表态称菲律宾上届政府就仁爱礁局势管控跟中方达成了“君子协定”,目的是管控局势,维护和平,防止冲突,无关各自的主权立场,然而如今被菲现政府“单方面无故抛弃”。目前被扣上“卖国”罪名的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Rodrigo Duterte)则回应曾经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达成维持争议海域现状的协议,并口头承诺不再维修坐滩阿云津礁(中国称仁爱礁)的军舰。但他否认出让国家领土。 随着局势不断升温,多方认为南海领土纠纷点燃中菲甚至中美热战的可能性增高,随之产生相关的安全焦虑。日本外务省最新公布关于外交的国内舆论调查报告,显示有84.2%的受访者认为“东亚安全环境日益严峻”,原因来自受到中国强化军力、北韩频繁试射飞弹的影响;59.9%的受访者期待日美强化安全合作;58.4%的受访者认为若中国入侵领海应当继续强硬对抗;41.4%的受访者主张应确保地区与国际社会和平与稳定。 东南亚地区多家主流媒体近日纷纷援引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4月22日发布的调查报告,内容称由于受到全球战争和紧张局势加剧的推动,2023年全球军费开支达到 2.4 万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同比增长6.8%,呈现2009年以来最高增幅,也是全球军事预算连续第9年增加。总体而言,军费开支最大的国家分别是美国、中国、俄罗斯、印度和沙特阿拉伯。 泰国民间媒体(The Prachachat)25日称东亚紧张局势伴随着中国、日本、韩国、台湾的军事预算增加而不断升级。尽管在过去两年以来国际关注焦点被俄乌战争、中东以色列与哈马斯战争所吸引,但东亚乃至所有地区国家都在为随时可能爆发的热战冲突做准备,爆发战争的敏感地包括南中国海、台湾海峡、朝鲜半岛。 报道称,东亚地区军费开支同比增长6.2%,达到4110亿美元。尤其中国2023年国防预算为296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0%。这是连续第 29 次同比增长。 中国国防开支的增长也带动了周边国家的军费开支。日本2023年度军费预算为50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11%。创下自 1972 年以来的最大增幅。SIPRI 表示:“日本旨在通过对飞机、舰艇和远程导弹的大规模投资来加强反制措施。”日本政府计划在 2023 年至 2027 年期间增加 3100 亿美元的军费开支。 台湾军事预算166亿美元,比上年增加11%。数据表明从2014年到2023年,台湾的军事预算增加了56%,并在2020年和2022年设立了额外资金,用于采购F-16战斗机和武装海军系统。 韩国与美国和日本加强了三边军事关系。 2023年军费开支将达到47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本月12日以来,美国和韩国正在举行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空中联合军事演习,超过100架飞机在朝鲜半岛举行实弹演练。由此引来朝鲜领导人金正恩(Kim Jong Un)指挥实施了首次核反击模拟综合战术演习作为回应。 据悉,日本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NATO) 正在谈判关于建立安全通信系统。双方考虑几种沟通选择,可能使用类似于北约BICES的衔接系统快速共享交换敏感安全信息,为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做好准备。分析指出,北约重点是保护北大西洋地区,并希望避免直接卷入与台湾的潜在危机。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国防部长董军近日访问哈萨克斯坦并在上合组织成员国国防部长会议上呼吁共同打造更稳固坚韧、更具影响力的上合组织安全共同体,为维护共同利益提供保障。此外,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司令员王秀斌日前与应邀访华的法国太平洋海区司令丹迪涅举行会谈,双方签署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和法国军队太平洋海区关于开展战区间海上与空中合作对话的框架文件》。南海局势紧张之际,中法两军建立战区间合作对话机制,相关进展值得密切关注。

Duration:00:05:11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泰媒:关注莫迪蝉联对世界的影响

4/21/2024
堪称全球最大规模的印度民主选举投票已于4月19日拉开序幕,结果将在六周后揭晓。外界普遍预料新德里现任执政班子有望再次胜选,继续对印度未来五年的政治方向、经济政策、社会文化以及国际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泰国媒体综合报道,印度选举委员会宣布于周五(19日)开始投票,在未来6周内,近10亿合格选民将通过分区分批投票,从各邦选出人民代表,组成国会下议院。这次投票将于6月1日结束,并于6月4日公布选举结果。 印度国会共 545 席,下议院由9.6亿合格选民直接投票产生 543 席(其中530 名来自各州,13 名来自联邦属地),凡赢得过半选票或达到272席的政党或阵营即可率先组阁。 这场选举在执政核心印度人民党(BJP)所领导的“国家民主联盟”(NDA)与反对派组成的“印度国家发展共融联盟” (INDIA)之间展开激烈角逐。到目前为止,现任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仍然是印度人民党的总理候选人,而拥有 24 个在野党的反对联盟尚未提名总理候选人,宣称有待选举结果出炉后再定。 印度为联邦共和国,行政权分为28个邦和7个联邦直辖区。中央行政部门规定 “总统”为国家最高领导人,管理国家事务的行政实权则由赢得大选的总理掌管。评论称,已连任两届的现任总理莫迪正在力拼争夺第三届蝉联,执政党胜选毫无悬念。莫迪有望继续治理这个拥有14亿人口的国家并将成为继印度首任总理尼赫鲁(Jawaharlal Nehru)之后又一位连续三届执掌国家政权的人。 莫迪近期在公开演讲时豪言由印度人民党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将夺得400多个席位。根据印度TV-CNX 今年4月初公布的民意调查显示,印度人民党预计有望赢得342席,反对派则赢得 38 个席位。在2019年上届选举中,印度人民党赢得303席,最大反对派印度国大党(Indian National Congress)仅有52席。 分析称,印度人民党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具有印度教民族主义色彩的莫迪2014年上台后,在执政十年里通过履行对选民的承诺,赢得了人口占比最高的印度教(Hinduism)选民的支持。2019年,莫迪宣布废除克什米尔自治区特权;今年1月,莫迪前往曾经是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爆发冲突的地区---阿约提亚出席被视为印度民族主义象征的罗摩神庙祝圣仪式;今年3月,莫迪政府颁布新版公民法,授予印度教徒公民身份,同时认可2014 年 12 月前从邻国前往印度居住的人(穆斯林除外)。莫迪因此被批评歧视穆斯林,穆斯林在印度属于少数群体。 另一个因素是关乎民生大计的国家经济。印度经济在莫迪治下迅速成长,目前排名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国民生产总值(GDP)达3.7万亿美元,有望在2027年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莫迪政府在促进发展国家经济的同时,也为基本商品和服务提供价格补贴。尽管民调发现印度人民正遭遇年轻人就业困难、生活受到通货膨胀影响,对未来的经济前景感到担忧等问题,但假若对比反对派提出国家民主和宪法受到威胁等具有强烈政治性的意识形态问题,考虑到先前经济发展计划与印度大国目标愿景的延续性,这使得印度人民党在选举中更占明显优势。国际货币基金(IMF)预测印度今明年经济成长率分别为6.8%、6.5%,超过对中国经济同期增长的预测。 印度大选备受国际关注。除了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外,更因为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年轻人占比高。印度股市资本总值超过4万亿美元。去年12月超越香港,成为全球第四大股市。作为一个时代的经济明星,印度有望成为推动全球经济的关键参与者,同时也是在世界政治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国家。 另就印度与中国平衡力量的作用而言,西方国家对印度寄予更多的关注和期待。分析指出,在过去的一年里,印度与西方国家建立了更深层次的联系。莫迪的连任势必持续加强美国和印度之间的关系。华盛顿政府继续鼓励美国公司将其电子和技术制造业务从中国转移到印度等友好国家,共同遏制中国不断扩大的经济影响力。 随着印度在全球地缘政治上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印度多年来在安全问题和国际关系上的立场持续受到国际社会关注。莫迪政府此前加入了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联手的“印太战略” (Indo‐Pacific),建立了四方安全对话机制(The Quad),积极参与印度洋地区国际事务,致力重竖“南方国家领袖”威望,最近更是罕见就南海领土纠纷问题表态,呼应支持美国“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主张,进一步扩大了与中国在领土、经济领域的对抗。时值当前跟印中毗邻的缅甸一步步陷入战乱,东南亚国家对印中两国联手化解缅甸危机抱以悲观态度。

Duration:00:05:40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泰媒评论:中美博弈 日本得利

4/14/2024
近日美国、日本和菲律宾领导人在华盛顿举行三边峰会并且同意推进防务和经济合作,随即引起中国外交部、国防部强烈反弹。东南亚媒体认为日本已从中美博弈中寻求到一条摆脱军事能力束缚的国家正常化道路,试图通过强化日美合作联合更多的地区盟友,共同对抗在印太地区不断扩大影响力的中国。 泰国媒体综合报道,中国外交部近期针对日本首相岸田文雄(Fumio Kishida)访美期间在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发表演说时提及“中国对世界构成威胁”的言论表示强烈抗议。据称,日本领导人讲话时充分肯定了美国对世界局势所发挥的重要影响力,希望美国方面对此保持信心。无论是支持乌克兰对抗俄罗斯、应对印太严峻的安全形势以及警告并警惕拥有核武器的北朝鲜等。岸田称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中国,这不仅影响日本的和平与安全,同样也包括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日本领导人还提出了“今日乌克兰,明日东亚”的警告。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于4月8-14日访美并在美国国会发表题为“面向未来全球伙伴关系”的演讲,日本向美国捐赠250棵樱花树作为庆祝美国独立250周年纪念,双方同意采用日本新干线技术修建连接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和休斯顿市的高速铁路。 东南亚媒体相关评论认为,在中美激烈竞争的背景下,岸田文雄正秉持前首相安倍晋三(Shinzo Abe)关于推动“日本国家正常化”的政治理念争取修改和平宪法,逐一摆脱针对日本军事武装能力的束缚。可见日本已在中美对立面不断扩大空间中寻求到扮演关键角色的一席之地,换句话说,日本力求争取美国继续在印太地区保持关注并且扩大影响力,在共同防御中国的战略上增强保障。 据悉,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本月10日与岸田文雄举行双边会谈,事后两人表示将加强美日同盟,强调台海和平稳定重要性,反对单方面改变现状,同时呼吁中国成为负责任大国。双方在2024年4月10日发表《面向未来的全球合作伙伴》共同声明中强调四大合作目标,分别涉及加强美日防务与安全合作;共同探索太空新领域;全球外交与发展方面的伙伴合作;增强人民之间的纽带等领域。 东南亚媒体观察认为,美日峰会达成了超过70项合作项目,内容涉及安全防御、太空探索、新能源、半导体产业供应链等领域。重点是美日防卫体系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双方正在《共同合作与安全条约》(Treaty of Mutual Cooperation and Security)框架下努力提高两军未来的协同作战能力(interoperability),譬如强化整个战略联盟指挥效能和控制力,锻炼在各种情况下共同行动和部署计划的能力,未来还准备与澳大利亚合作共同构建防空安全网络。美国、日本、菲律宾、澳大利亚过去一周一直在南中国海举行联合军事训练,并且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再次联合演习。 泰国通讯社报道,日本、美国、菲律宾领导人周四(11日)举行了首次三边峰会,会谈内容涵盖能源安全、基础设施项目、海上安全以及经济合作等方面。峰会发布联合声明表示,美日菲三国领导人在白宫会谈期间同意支持菲律宾发展军事现代化的努力,概述了2025年日本周边三个国家联合进行海上军演的计划。日本同意将向菲律宾海岸警卫队提供额外援助,协助加强其防卫能力,三国宣布建立三边海上对话以提高协调效率。 菲律宾媒体报道,美国重申对日菲同盟的承诺,三方对中国在南海采取危险行为和咄咄逼人的态势表示关切,呼吁和平解决台海两岸问题。日本方面还对中国在南海的行为表示深切关注。岸田称,日本、美国、菲律宾都是濒临太平洋的海洋国家,是天然的合作伙伴。拜登则表示,美国对日本和菲律宾的承诺是“坚定的”,并补充说这些承诺才刚刚开始,未来将携手迈进 “伙伴关系新时代”。据称,菲律宾与美国自1946年7月4日正式建立以来,菲美外交关系已有77年历史,而菲律宾和日本自1956年7月23日关系正常化67周年,双方自2011年以来加强战略伙伴关系满12周年。 东南亚媒体在报道美日菲领导人峰会的同时,也纷纷跟进了北京方面的强烈反弹。值得注意的是,北京严厉指责日菲两国领导人在台湾、涉海等问题上抹黑中国,同时就反对干涉中国内政分别召见日本驻华大使和菲律宾驻华大使要求就涉华负面言行进行澄清。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重申:中方在南海的行动是合法的。日本和菲律宾可以与其他国家发展关系,但不应给地区带来分裂。三边合作应尽可能减少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 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Ferdinand R.Marcos,Jr.)14日返回马尼拉后发表公开声明确认,三方峰会领导人认同菲律宾在专属经济区“承受着来自中国进攻性战略的压力”。拜登和岸田宣布将通过全球基础设施和投资伙伴关系(PGI)支持菲律宾的基础设施发展和互联互通,包括支持菲律宾实施开放无线电接入网络(O-RAN)、半导体行业的劳动力提升、建设和平利用核能以及支持菲律宾加入矿产安全组织以及合作伙伴论坛等。小马科斯此前表示说,菲美日安全合作协议将改变区域、东南亚国家协会(ASEAN)、亚洲和南海周围的动态。在收获来自美国和日本安全承诺的同时,菲律宾总统也认为这并不会影响中国与菲律宾的经贸合作与投资项目。

Duration:00:05:57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东盟权衡:发展经济或强化军事?

3/31/2024
在世界多地爆发战争、超级大国激烈比拼的国际背景下,海洋争议同样成为亚洲地区最为敏感的安全议题,东南亚国家在以中国主导的发展经济基调与美日主导的强化防卫以维护国家主权旋律中艰难寻求平衡点。 泰国媒体综合报道,印尼总统当选人普拉博沃(Prabowo Subianto)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于3月31日至4月2日期间访问北京。两国领导人将围绕双边关系话题举行会谈。中国外交部称将借此推进双方战略发展对接,打造发展中大国关系典范。据了解,习近平曾于2013年出访印尼。印尼总统佐科威(Joko Widodo)分别于2022年2023年造访中国。 普遍预料印尼总统当选人普拉博沃将延续前任总统佐科威颇得人心的执政方针。但同样有人分析他可以在外交事务上比前任总统更加民族主义。具有军人背景的普拉博沃在选举宣言中明确表明,他将优先考虑使印度尼西亚成为一个尊重国际关系的、更强大的国家。强调拥有足够安全保障才能保护国家、为国家创造和平。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Lee Hsien Loong)日前对应邀到访的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长刘建超表示,新加坡看好中国的经济韧性与发展前景,新加坡视中国为重要合作伙伴,支持所有东盟国家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同时强调中国对东南亚地区保持开放性发展至关重要。 越南政治与外交动向近期同样受到外界关注。越南官媒透露越共总书记阮福仲(Nguyen Phu Trong)本月26日与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通话时邀请普京访问越南,普京已经接受邀请。双方外交部着手协调安排访问的适当时间。越南最高领导人强调,越俄之间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是越南外交政策的“重中之重”。越南与俄罗斯前身苏联保持良好的传统盟友关系。 普京本月刚刚赢得大选。此前有消息称,普京开启第五届任期后或于今年5月出访中国。外界因此预料普京的越南之行可能性增高。 俄乌战争持续超过两年,作为被国际刑事法院(ICC)发出逮捕令的现任国家元首,普京去年底先后出访中国、现身一带一路高峰论坛,访问中亚、哈萨克以及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中东国家。今年6月金砖会议将在俄罗斯召开,观察预料金砖成员联手对抗美国的态势将会更加明显。 另据消息称,北朝鲜在解除COVID-19疫情封控后派出代表团访问中国、越南和老挝。俄罗斯本周在联合国安理会行使否决权,促成联合国对北朝鲜制裁专家小组解散。在西方国家担心对于北朝鲜的监控与制裁日渐式微的背景下,北朝鲜与中俄乃至大部分东南亚国家保持良好关系。 众所周知,越南经济在疫情后迅速复苏,各方认为政治稳定是促使越南经济快速发展的因素之一,然而这种实力目前正在受到质疑。53岁的越南国家主席武文赏(Vo Van Thuong)近期因“涉嫌违规”而引咎辞职,成为短短一年内第二位离任的国家主席。虽然由越共总书记、国家主席、政府总理和国会主席组成的“四驾马车”体制仍然牢固,现任国家主席职务由副主席武氏映春(Vo Thi Anh Xuan)再次代理,但国家领导高层频频换人,势必影响外界以及投资人对越南政治稳定的信心。 近期中菲海军在仁爱礁附近冲突加剧,两国在南海地区的领土主张造成双边关系高度紧张,中国外交部提醒中菲关系处于“十字路口”。越南外交部副发言人阮德晟(Nguyen Duc Thang)28日在重申越南南海领土主张时对近期南海局势表示担忧,呼吁各方保持克制,尽快落实南海共同行为宣言(DOC),采取和平方式解决问题。中国跟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文莱等南海周边国家存在领土主权争议。 泰国7HD在线新闻援引《朝日新闻》报道,日本首相岸田文雄(Fumio Kishida)预定于4月10日出访美国,双方将以“全球伙伴关系”发表声明,内容涉及在人工智能(AI)以及能源等领域加强合作。该报道并未引述消息来源。 据称,日本和美国可能会与英伟达、英国半导体Arm、亚马逊达成共建人工智能研发框架的合作。美国正致力于阻止全球晶片供应商向中国供应晶片,试图阻止中国将高科技晶片运用于提高军事能力。 美国星期五(29日)宣布修订对华AI晶片出口限制,新措施将于4月4日生效。 日美领导人预定于4月10日在华盛顿见面,这是自2015年安倍晋三(Shinzo Abe)以来日本领导人首次作为国宾访问美国。有媒体透露,美日拟加强军事合作,或重组驻日美军司令部,用以强化日美军事合作与指挥,共同应对来自中国和北朝鲜的安全威胁。此事将在年底日美防长、外长“二加二”会谈前敲定细节。消息称,中国针对台湾的强硬态度以及北朝鲜不断发展导弹和核武器,促使日美加强防务关系。 消息还称,日本拟在2025年3月以前建立一个能够统一协调指挥的陆、海和空联合司令部,并期待与美军开展密切合作。分析认为,日本宪法规定禁止国家发动战争,日本因此致力于协助美国印太司令部提高协调与军事应对能力,以稳定美国在亚洲地区的军事存在。 一部分观察人士对驻日美军与日本自卫队合作后权限难以分割表示担忧。美国副国务卿坎贝尔(Kurt Campbell)不久前在东京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欢迎日本提升防卫能力。 据悉,日相此行还将与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和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举行三边会谈,讨论关于亚洲安全的话题。当前中菲海上冲突愈演愈烈,继此前扬言“寸土不让”后,小马科斯周四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绝不屈服”并且承诺将在遭到“危险袭击”后采取反制。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本周访问菲律宾期间也表示,美菲盟友关系“坚如铁甲”,重申美国对菲律宾的安全承诺。美菲双方1951年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 布林肯强调,相关海上航线对菲律宾的安全与经济至关重要,同时关系到美国乃至全球对于该地区的利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健回应布林肯的表态称,美国无权介入中菲海上冲突。 消息盛传2024年度菲美 “肩并肩”(Balikatan)联合军演将以更大规模登场之际,有消息披露,美国、日本和菲律宾正筹备在南海地区展开联合巡逻。美国正拟推动日本成为英美澳三方安全关系(AUKUS)的合作伙伴。

Duration:00:05:37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泰媒:缅甸和平希望渺茫

3/24/2024
缅甸战局持续动荡,各方预料随着旱季来临以及军政府实施征兵令,缅甸内部的战争局势将会进一步升级,而随之而来的人道主义灾难和地缘政治动荡更值得密切关注。泰国媒体悲观地认为,复杂的国际政治角力使得缅甸实现和平谈判的机会愈发渺茫。 综合泰国媒体报道,自 2021 年缅甸军人夺权以来,缅甸政府军与反对派武装之间的战斗已经演变成一场全国性内战,目前不断恶化的混乱局势波及周边的泰国、孟加拉国、印度和中国,除了遭到炸弹落入边境的安全困扰,内战升级所造成的难民潮更将给边境带来一场更加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据联合国资料统计,缅甸已有超过 270 万人在国内流离失所,其中 80 万人自 2023 年 10 月以来无家可归,该地区的人道主义危机可能会以惊人的速度恶化。 最近登上《时代》杂志封面的泰国总理塞塔(Srettha Thavisin)对外透露,跟缅甸签有 东盟同意让泰国在解决缅甸危机的进程中发挥带头作用。这一表态随即遭到当地媒体求证,比如如何在泰缅边境达府湄索县设立“人道主义走廊”,怎样克服在实践过程中遭遇到的边境复杂因素等。自称“推销员”的塞塔强调了泰国对外国投资的开放态度,旨在提振国家经济,并未阐述泰国帮助协调解决邻国“热战”和该地区危机的外交愿景。 泰国军方消息称,泰国第三军区已与克伦民族联盟(KNU)负责人进行协调。将通过湄索县第二泰缅友谊大桥向距泰国边境约98公里的缅甸克伦邦一侧运送第一轮援助物资,援助那些遭遇战火而不得不逃离家园的难民。有泰国学者指出,日本在东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角色至关重要。亚洲开发银行(ADB)可运用在东南亚地区主导开发经济走廊的优势分担援助缅甸难民的责任。 面对迫在眉睫的区域安全挑战。泰国媒体观察缅甸周边国家各自采取了封堵边境关卡的应对措施。分析称,由于缅甸局势动荡严重冲击到中国的缅甸战略布局,因此努力寻求停火的另一股力量来自中国。自去年底缅北“三兄弟联盟”在掸邦和若开邦发动“1027行动”以来,该联盟始终面临中国关于停火的施压。今年1月各方在昆明会谈后达成停火协议,然而休战仅限于与中国接壤的缅甸掸邦。 在缅甸政府军丧失优势的情况下,大部分战斗仍在继续。尤其缅甸西部若开邦依旧没有和平可言。三兄弟联盟的若开军(AA)坚称占领该地区的军事目标不变,同时联手前政府力量人民防卫军(PDF)和克钦独立军(KIA)跟政府军激战。可以说,若开邦反叛武装力量甚至没有兴趣讨论关于若开邦的停火协议。 尽管中国希望促成停火,重振中缅边境贸易,但却无法迫使缅甸内部各方达成协议。据报道,缅甸政府要求北方联军从边境贸易路线撤出,但遭到拒绝。在中方敦促下,新一轮谈判将于今年5月进行。 关于印度对缅甸的态度,泰国学者苏帕威(Supawit Kaewkunok)撰文追溯印缅关系称,印度学界有人持一种观点认为缅甸因共享喜马拉雅山脉和孟加拉湾而应归类为南亚国家。而历史上缅甸在沦为英国殖民地期间一度被并入了“英属印度”的领土范围,因此在印度实行联邦制以后,曾经于1947年提出将缅甸拉入印度联邦的构想,但遭到缅甸拒绝。 而印度与缅甸接壤地带是一条俗称“鸡脖子”的西里古里走廊(Siliguri),该地区活跃着许多与缅甸方面有亲属关系和种族联系的武装分离团体,新德里认为直接威胁到印度的军事和安全战略。印度独立70年来始终还在打击分裂组织,因此就内部安全事务而言,缅甸对印度的内部和平与秩序影响至关重要。一些印度安全专家认为,缅甸作为印度的邻国,与中国的关系更为密切,随着中国对缅甸影响力增强,势必会对印度形成封锁。 这种关系对印度的外交和安全战略不利。 冷战结束,全球地缘政治再次发生转变。 印度在20世纪90年代初对其外交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特别是“向东看”即后来的“向东行动”政策,使改善与缅甸的关系成为增强印度在东南亚影响力的实质性目标,毕竟缅甸是印度进入东南亚的第一道重要陆地屏障。尽管印度并不乐见缅甸与中国关系紧密,但多名印度专家仍然支持莫迪政府跟缅甸各方保持密切接触,希望跟缅甸成为盟友。基于这一理念,号称“全球最大民主国家”的印度对 2021 年的缅甸夺权政变采取了克制态度。而同样有趣的是,中印双方对缅甸军人夺权事件都没有做出批评表态。两国继续与缅甸新政府保持关系。 特别是印度仍然与敏昂莱军政府保持着关系,奉行被视为支持现任政府的实际政策,特别是多次派高级官员参加与缅甸军政府的双边会议。 印度的这些立场被视为对军政府的支持并重申了牢固的双边关系。但印度目前对缅甸的政策并无意以任何方式承认缅甸军政府。 尽管这种外交操作在学术上存在很多争议,但实际上这是印度现实看待国际政治的策略。归根结底就是维护印度自身的国家利益。 另据泰国媒体报道,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本月21日至22日对喜马拉雅山小国不丹进行国事访问。莫迪上次访问不丹是2019年。印度总理办公室声明称,印度和不丹之间有高层定期互访的传统。据悉,新德里政府在邻里优先政策(Neighborhood First Policy)下承诺将对不丹的5年持续发展计划提供资金援助,合作领域包括公路铁路联通、能源与水电合作、旅游与金融投资等。 莫迪此行是对不丹首相托杰(Tshering Tobgay)几天前访问印度的回访。托杰今年1月再次赢得选举并出任首相。他上任后首选印度进行访问。印度媒体评论,新德里政府承认不丹是位于印度和中国之间的缓冲国之一,在地缘安全上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印度与不丹已经达成战略安全伙伴关系。 印度和不丹都与中国存在长期的边界争端。不丹与中国迄今未建立外交关系,但双方经贸往来呈现发展势头。两国于去年10月签署了联合勘界解决边界争议的合作协议。近年来,北京推动“一带一路”发展项目,不断与周边国家达成贸易和基础设施协议。根据印媒报道,有卫星图像表明中国在不丹北部边境地区实施了未被允许的基建项目。分析指出,时值印度在马尔代夫新任领导人的要求下被迫撤军,尼泊尔和孟加拉国政府与北京正加强合作,凸显印度与中国在南亚地区的影响力争夺战日益激烈,这一地区国家未来在处理与中国和印度的关系上还将面临更多挑战。值得观察的是,继印度和不丹领导人互访会谈后,不丹政府是否会继续就解决与中国的边界问题跟北京保持对话与谈判?

Duration:00:05:34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美菲日筹备三边峰会 料聚焦南海

3/17/2024
中美竞争升级导致南海领土争端日益尖锐,美国邀请日本、菲律宾领导人下月举行首轮美菲日三边峰会,同时加快跟日本、印度等地区大国之间的合作,旨在从安全与经济方面深化印太战略、加强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 近期东南亚媒体关注印度全国大选确定于今年4月19日开始投票。根据美国民调机构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此前一项民调结果显示,近80%的印度人支持现任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评论一致认为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全国大选。不出意外的话,执政的印度人民党(Bharatiya Janata Party)和现年73岁的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将实现第三次蝉联。这意味印度具有“议题结盟”色彩的“不结盟外交”策略将持续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消息称,作为莫迪国际外交战略最佳代言人的外交部长苏杰生(S Jaishankar)将于3月23日至27日对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进行为期五天的正式访问。本月初,苏杰生访问日本期间也跟日本外相上川阳子(Yoko Kamikawa)确认为了 “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进一步深化双边关系,除了强化东京和新德里之间的安全与经济合作,双方还同意寻找将合作领域扩展到太空和网络安全的可能性,以此应对中国在这一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印度是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四方安全对话”(QUAD)的成员之一。在中国强势崛起的情况下,日本和印度迅速加强了双边关系,包括加强国防合作、经济安全和供应链韧性。 泰国媒体报道,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Gina Raimondo)本周率领贸易代表团分别于3月11-12日和3月13-14日先后访问菲律宾和泰国。行程期间透露出美国或将进一步收紧对中国获取先进晶片技术的限制。此前关于美国考虑对多家中国科技公司实施制裁的消息,一度在东南亚地区引发“华盛顿拟将启动第二轮美中贸易战”的讨论。 美国总统拜登2022年5月在东京宣布启动印太经济构架(IPEF),计划分别针对贸易、供应链、清洁能源和公平经济加强跟印太地区的联系。其中关于供应链的协议已于今年2月24日生效,华盛顿正致力于联合印太经济构架中的14个成员国加以落实。 根据泰国总理府透露,3月14日,泰国总理塞塔(Srettha Thavisin)跟雷蒙多举行会谈,双方决定成立泰美联合工作组,在多方面开展泰美经济合作的前提下,负责经济谈判与吸引半导体投资事宜。 雷蒙多并没有透露新制裁措施的具体内容。她表示,所有印太经济合作框架(IPEF)成员国将会受益于美国分散半导体生产供应链风险,美国公司已准备好对泰国加速投资,致力于为该地区国家提供与中国保持密切关系之外的另一种选择。美国商务部长还表示要帮助菲律宾把半导体工厂增加一倍,以降低全球晶片供应链过于集中的问题。 2022年,美国通过《芯片与科学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拨款527亿美元用于美国半导体制造、研发。雷蒙多周一(3月11日)在马尼拉对媒体表示,美国会不惜一切代价阻止中国将美国的晶片和AI技术用于军事发展。 泰国暹罗商业银行2023年报告指出,泰国半导体产业此前已获得美国、日本、韩国和荷兰公司在泰国的投资,大多数侧重晶片后端制造流程(back-end),但全球制造供应链的动态变化受到地缘政治冲突影响,从而吸引半导体生产再次向东南亚转移,这给泰国提供了拥有中游和上游技术的大型半导体制造公司投资的机会。 时值中国与菲律宾之间海上领土争端升级,双方围绕黄岩岛和南海相关海域的敌对性冲突不断。越南媒体透露,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与日本外相上川阳子(Yoko Kamikawa)将于下周访问菲律宾。美日外长将与菲律宾就加强防务和经济关系举行三方部长级会谈,预计讨论话题将聚焦在如何应对日益紧张的南中国海局势。 菲律宾媒体报道称,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将在下周二(19日)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商讨合作和安全课题。布林肯次日将参加菲美日三边部长级会议,讨论日后如何加强马尼拉、华盛顿和东京之间的防务合作。小马可斯将于今年4月11-13日访问美国,应邀出席美国、日本、菲律宾领导人共同举行的首轮美菲日三边峰会。 据了解,美国与菲律宾是超逾半个世纪的安全联盟伙伴,该联盟以 1951 年《共同防御条约》和 1998 年《访问部队协议》为基础,每年通过联合军事演习公开展示武力。 菲律宾媒体透露,因考虑到中国在东海和南海日益增强的海上作用,菲美日三国建立了高级安全合作框架,相关官员正在讨论促进防务合作的方法。消息称,菲律宾和日本正在就互惠准入协议进行谈判,该协议将允许两国军队举行大规模训练演习。 美军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阿奎利诺(John Aquilino)本周访问菲律宾期间还和军方领导人讨论了关于加强多边合作的机会、海上安全倡议以及即将举行的“肩并肩”演习。届时法国和澳大利亚海军将会参演这次联合军事演练。 东南亚媒体报道,2024年度的菲美 “肩并肩”(Balikatan)联合军演将以更大规模登场,泰媒观察意见认为,马尼拉、华盛顿和东京之间还有可能确认军演外的安全合作。原因是美国希望借此深耕印太战略并扩大在东南亚的影响力;菲律宾急于拉拢东盟以外盟友以支持其南海主张;日本的目标是通过加强与美国和菲律宾的盟友关系,进一步增强在本地区的武力威慑和反应能力。 另据泰媒消息报道,日本首相岸田文雄(Fumio Kishida)下月将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期间安排与美国总统拜登会谈并于4月10日在美国国会联席会议上发表讲话。评论称推动三边合作是对中国在南海日益咄咄逼人态势的回应。菲律宾和日本都与中国存在海上争端,其中涉及丰富的海洋资源以及重要的战略航道。 日本领导人11日与到访的文莱王储比拉会谈时提及应关注在东海和南海加强活动的中国,呼吁携手维持并强化基于法治的自由开放的国际秩序。 今年2月初在新德里举行的“瑞辛纳对话” (Raisina Dialogue)会议期间召开的一场座谈会上还围绕中国在台湾海峡的兵力运用(The Strategic Poser: Dragon's Manoeuver in the Taiwan Strait)讨论了中国武力攻台的可能性。

Duration:00:05:38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亚洲安全忧虑:印中关系-缅甸危机

3/10/2024
近日印度决定从马尔代夫撤军,同时在具有争议的中印边境地带采取增兵行动,这引起中国外交部发出不利于边境和平与安宁的呼吁。中印两国关系变得愈发复杂之际,缅甸内部的人道主义危机也给东南亚地区安全造成进一步的威胁和困扰。 越南官方媒体报道,印度已向中印边境争议地区增派约1万名士兵,此举可能使两国关系变得复杂。北京对印度增兵边境作出反应。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8日在中国北京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印度在中印边境地区加强军力部署不利于中印为缓和边境局势所作的努力,不利于维护中印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也不符合双方共同缓和边境紧张局势的共识。此前国际和印度媒体报道称,上个月中印双方刚刚在第21轮军长级会谈后同意通过军事和外交渠道保持对话。 泰国媒体综合报道:随着中国在马尔代夫站稳脚跟,印度决定今天(3月10日)起从马尔代夫第一批撤军。大约80名印度官兵将于3月15日前分阶段撤出。这是在马尔代夫总统穆伊祖 (Mohamed Muizzu) 设定5月最后期限前采取的最新行动。马尔代夫作为印度洋岛国之一,具有被印度视为“自家后院”的重要战略位置,长期以来在印度影响下发挥着监视印度洋地区活动的重要作用。 在过去几个月,印度和马尔代夫两国关系恶化,部分原因缘自被认为走“亲中反印”路线的穆伊祖对新德里发表强烈言论。而马尔代夫民间“让印度滚出去”的舆论发酵也导致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印度人发起了抵制。 另一方面,马尔代夫总统穆伊祖今年初对北京进行正式访问,两国已将双边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多年来,中国向马尔代夫提供了超过10亿美元的贷款,其中大部分用于支持经济和基础设施发展。本周稍早些时候,马尔代夫国防部称与中国签署“接受军事援助”的协议, 中国承诺将无偿提供武器,包括训练马尔代夫安全部队。西澳大利亚大学 (UWA) 政治和国际关系学教授查希尔 (Azim Zahir)分析称:马中两国签署防务协议并接受军事援助是以往前所未有的事情。马尔代夫各方对共同发展经济的理念予以支持,但谁也没想到会发展到这一步。”不过,北京政府否认这一说法,重申了两国之间的正常关系。中国希望扩大其在印度洋地区的贸易影响力,使之与中东相连接。 外界评论指出,随着印度和中国两大亚洲超级大国争夺在印度洋的影响力,后期美国同样基于“印太战略”而对这一地区予以重视并且考虑在多国设立大使馆。日益激烈的大国角力让马尔代夫、塞舌尔等印度洋岛国在外交上表现出摇摆不定。马尔代夫在上届政府萨利赫总统(Ibrahim Mohamed Solih)领导下则奉行“印度优先”的方针。不过现任总统穆伊祖的反印立场也让马尔代夫不少民众感到担忧,由于地理位置相近,马尔代夫依赖从印度进口饮用水、医疗用品和建筑材料等。在新冠疫情(COVID-19)爆发后,马尔代夫也是接待印度游客数量最多的国家。 今年2月,一艘中国科考船停靠在马尔代夫首都马累。尽管官方称这是一次轮换人员和补充物资的停留。但许多印度专家仍持怀疑态度,担心这可能是为中国军方收集数据以供日后水下行动使用的军事任务。 与此同时,印度还准备在西南部海岸、马尔代夫以北的拉克沙群岛开设新的海军基地。理由是加强阿拉伯海西部地区的海盗和毒品打击行动。 另据泰国在线经理传媒透露,印度曼尼普尔邦(Manipur)首长上周证实开始驱逐第一批偷越边境躲避2021 年政变骚乱的缅甸人。他在X社交平台分享了一段视频,画面显示一些缅甸难民被从货车中带出并进入机场。目前还没有关于被驱逐者的具体人数和细节。印度地方官员表示,新德里并非《联合国难民公约》缔约国,没有相关法律履行保护难民权利的责任。但印方此前已经系统性地为逃离缅甸危机的人们提供了庇护所和人道援助。 今年2月8日,印度内政部长沙阿 (Amit Shah) 表示,新德里政府已决定废除缅甸沿线的人员自由流动制度(FMR)。基于新德里战略性融入亚太地区的东向行动政策(Act East),自2018年起,印度实施与缅甸之间的“自由流动制度”,允许一国边境地区居民无需签证即可在另一国境内自由旅行最远16公里。在宣布这一自由过境政策不再生效的同时,印度当局还在与缅甸接壤长达 1,643 公里的边境沿线安装防护栏。此前印度也在与孟加拉国的边界上筑起围栏。 自 2021 年缅甸军人夺权以来,数千名平民和数百名士兵逃往印度各邦,分别进入有种族或亲戚关系的社区。印度曼尼普尔邦自2023年5月爆发种族冲突以来局势持续动荡,社区之间的群体暴力已造成逾200 人丧生。为了避免印度东北地区原本存在的社区紧张局势进一步蔓延,印度政府针对遏制非法武器、毒品和黄金走私以及涉嫌叛乱组织的人口流动推出了上述举措。 分析指出,虽然此番印度管控边境自由措施跟印度融入亚太的东向行动政策(Act East)有所违背,但是因种族冲突引发的安全隐患已经引起了新德里的担忧,执政的印度人民党(Bharatiya Janata Party)可能为此面临不信任议案。时下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正在寻求第三次连任,去年底执政党在关键选区投票中保持领先,这表明弘扬印度民族主义的莫迪上台执政十年后仍然受到人民欢迎,外界认为2024年大选无疑将成为近三十年来最无悬念的印度大选。 随着东南亚国家缅甸的安全局势持续恶化,负面效应不断外溢。这个国家自2021 年政变后一直处于紧急状态,缅甸内部持续的人道主义危机给临近的中国、印度、泰国、孟加拉等周边国家带来人口流动的安全困扰。尤其在缅甸军政府今年2月宣布执行强制征兵令后,大量缅甸人设法出国逃避兵役。泰国前国安顾问、朱拉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巴尼坦(Panitan Wattanayagorn)分析最新形势指出,每年旱季战斗都很激烈,预计今年会更加激烈。2024年4月宋干节或缅甸新年假期后,缅甸当局将开始实施征兵工作,新兵加入后预料缅甸境内的武装冲突将进一步升级,可能迫使多达1万名缅甸人逃往泰国寻求庇护。 专家呼吁泰国内政部和军方加快协调,在靠近泰缅边境达府的湄索镇(Mae Sot)建立安全区或人道主义走廊。同时敦促泰国外交部尽快跟东盟同僚协商设立人道主义资金援助。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缅甸人口为5500万。缅甸军方目标是一年内招募6万名士兵,目前政府军总兵力在20万至30万之间,每批征兵人数约为5000人。政府强制性征兵给缅甸普通家庭造成了莫大的焦虑。 目前有迹象表明,一些拥有足够经济能力的缅甸人群体在泰国购买公寓并送孩子在泰国留学,一部分商人选择在新加坡开展业务,普通老百姓则通过偷渡出国并充当非法劳工。泰国前国安顾问担忧泰国帮助照顾逃亡者或将招致缅甸政府的抗议,从而影响泰国与缅甸之间的国际关系。本月初泰国反对党前进党(Move Forward Party) 围绕缅甸政变3年后的政治局势举行研讨会。由于针对缅甸局势发表讲话的发言人来自缅甸影子政府民族团结政府(NUG)的高级官员以及反政府的少数民族武装团体,没有缅甸军政府代表出席,这引起敏昂莱当局致函泰国议会并且提出强烈抗议。

Duration:00:05:49

Ask host to enable sharing for playback control

泰媒:地缘政治令东盟面临挑战

3/3/2024
全球地缘政治动荡波及世界各地,东南亚国家不仅在充满火药味的大国竞争中力求保持政治、经济的稳定,同时也为缅甸危机、南海争端的紧张情势升级而抱以担忧。 泰国媒体综合报道,缅甸当局宣布“人民兵役法” (People's Military Service Law)于2024年2月10日正式生效,政府征召全国18-35岁男性和18-27岁女性参军服役。这一命令促使泰国驻缅甸领事馆申请签证的人数骤增。泰国著名专栏作家素提猜(Suthichai yoon)近日以“缅甸坏消息促使整个东盟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剧”的标题撰文,文中援引军事专家分析意见指出,招募士兵困难、无法增援后备力量一直是缅甸陆军领导层决定采取防御性而非主动性态度的重要原因。一旦当局落实征兵法,这意味着缅甸军政府已经接受了落败的现状。换句话说就是军队首脑敏昂莱(Min Aung Hlaing)认可缅甸人民自相残杀,从而不惜尽一切努力寻求延长掌权的可能性。征兵令宣布后在缅甸引起恐慌,人们发现这导致产生大规模腐败行为,军方官员趁机向富裕家庭收受贿赂,帮助他们的孩子免服兵役,中产阶级家庭变卖资产将孩子送到国外以寻求规避征兵法,在资本和劳动力大量跨境流向国外的同时,各方担心另一个更加严重的后果---缅甸国内暴力加剧。新一轮征兵意味着将会发生更多的战斗,可预见的是缅军将发起猛烈反击,而且暴力程度将超过以往。眼下显而易见的是,缅甸反对派拥有越来越多无人机之类的先进军事装备,这对政府军构成重大威胁。反对派民族团结政府(NUG)去年8月宣布,已向全国各地的反对派武装组织提供了至少400架无人机,用于袭击和轰炸政府军。民族团结政府谴责征兵令是“非法的”并且呼吁公众 “无需遵守。” 缅甸反对派强调军政府没有合法性,并且正面临全面性溃败。 缅甸政府军夺权后持续宣布紧急状态,过往承诺的民主选举一再延后,有消息称缅甸当局正在讨论“举行多党选举”,但并无具体细节。泰国安全官员分析认为,缅甸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反对派实施串联少数民族武装力量的策略明显奏效,这导致敏昂莱的军人政权陷入“不义”的孤立境地并且逐渐丧失掌控全局的能力。眼下缅甸政府军与反对派僵持不下的局面,获许可依赖外部力量斡旋开展和谈,以便寻求缓和局面。然而围绕主持和谈的话题则再度涉及中美大国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角逐。如果缅甸战事加剧,势必对地区稳定产生巨大影响。由于缅甸陆军将领声称征兵是国内事务。东盟难以就此向缅甸军政府施压,原因是许多国家都有征兵法。东盟始终坚守5点共识。这是东盟9个成员国领导人和军政府领导人敏昂莱于2021年4月达成的和平计划。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UN OCHA)早些时候发布报告透露,这是一场全国性战争。自2021 年 2 月军事接管后造成近 240 万人背井离乡,迄今仍有近 270 万缅甸人流离失所。流入邻国的难民出现增加趋势,随即带来边境安全不稳定和侵犯人权等问题。目前缅甸各地持续爆发激烈冲突。继缅北地区去年10月27日三兄弟联盟(果敢、若开、德昂)发起军事攻势后,在中国的介入下,掸邦北部仍维持停火状态,这使得大多数在 2023 年底流离失所的人得以返回家园。但是缅甸西北部和东南部的冲突局势仍在持续,而位于西海岸的若开邦最新局势持续恶化,给人道主义援助工作造成障碍。 近期马来西亚货币令吉跌至26年来新低。马币持续走弱可能会对曾经领导马来西亚度过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马来西亚总理安华(Anwar Ibrahim)产生政治影响。安华近日表示,两场金融危机是“不同的故事”。他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批评了 “中国威胁论”在全球抬头的趋势,同时承认在华盛顿和北京之间的紧张关系中,东盟国家面临着平衡利益的挑战。有人质疑美国是否认为马来西亚与中国走得太近?安华反问为何马来西亚要与其最大贸易伙伴中国不和?表示并不接受对中国的强烈偏见。 安华上台后将促进马来西亚的制造业、能源和工业部门作为优先事项。去年安瓦尔北京之行和海南博鳌会议之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承诺向马来西亚投资约1701亿令吉。目前中国芯片集团已进驻槟城,这里是安华的主要政治基地。安华还大幅修改了马来西亚的 5G 网络计划,为中国电信巨头华为在构建新系统方面发挥比以往更积极的作用铺平了道路。马来西亚成立了一个工作组,专注于升级半导体价值链。马来西亚半导体行业正在利用企业调整供应链以防范地缘政治风险并且加强其前端晶圆产能。2月27日,安华接见到访的柬埔寨首相洪马内(Hun Manet)时也就加强双边经济合作进行了交流。外界盛传年轻的柬埔寨首相正在走访亚洲国家,重塑柬埔寨国家形象,吸引外资以填补逐渐撤离的中国资金。 面对“亲中”的质疑,安华表示东盟普遍认为这场中美冲突中存在着机会,至少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和泰国都试图利用与美国和中国的经济、安全和政治关系在这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创造适当的平衡”,即保持 “中立”,一方面试图与美国保持良好、稳定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将中国视为重要的合作伙伴。安华的言论反映了东盟国家的共同问题。 这片拥有7亿人口的土地在地理位置上靠近中国,尽管它对美国印太战略也同样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安华透露早先曾经跟美国副总统哈里斯(Kamala Devi Harris)表达了不想被迫选择立场的意愿。希望美国和中国都理解东盟“作为小国必须在复杂的世界中努力生存。”的立场,呼吁华盛顿和北京认识到这一点并予以尊重。 泰国媒体援引路透社消息人士透露,SpaceX 原计划通过 Starlink 卫星在越南提供互联网服务。 该项目现已暂停。原因受制于越南政府禁止外国公司持电信公司股份超过50%的法规。然而SpaceX 方面决定提供另一个选择,即在越南提供仅用于军事目的的互联网服务。 原因是越南同样需要在南海地区使用互联网。 有消息称,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官员证实,今年4月在菲律宾举行的“肩并肩”(Balikatan)联合军事演习将以更大规模呈现,法国将参加这次军演,演练内容更多关注菲律宾以北靠近台湾地区的海上活动。地处巴士海峡、距离台东不足100公里的战略要塞雅米岛(Mavulis)将被纳入军演范围。 菲律宾是临近台湾的美国盟友,时值两岸正在为金门渔船翻覆酿成2名大陆渔民丧生事件磋商屡屡失败之际,菲律宾是否被卷入可能爆发的台海冲突,引发其他东盟成员国密切关注。菲律宾与中国自去年因黄岩岛(Scarborough Shoal)争议而长期僵持不下。马尼拉近期表示发现中国海军船舰出现在这一海域。越南外交部几天前针对中国海警船驶入万安滩附近而发表捍卫主权声明。据悉声索南海地区主权的国家有菲律宾、越南、中国、 马来西亚、文莱等。分析称中国正采取“常态化”巡逻的战略实现对海上战略航线的控制。 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对华立场强硬,日前在澳洲国会矢言寸土不让,坚定捍卫菲律宾的国家主权。自 2022 年年中上任以来,小马科斯为了让菲律宾与美国走得更近,不惜冒着激怒北京的风险与华盛顿签署了新的防务协议,扩增了美军在菲律宾可调动兵力的军事基地。与此同时,菲律宾领导人还积极修复与欧盟的关系。分析人士认为,2022年初爆发的俄乌战争,引起了更深层次的地缘政治变化,同时驱动菲律宾调整与欧盟乃至整个西方世界的关系。小马科斯支持美国提出南海应是自由开放航道的主张,认为保护南海这条全球动脉至关重要。据悉,菲律宾陆军部队本月8日将出动6000兵力展开首次联合兵种演练(Katihan),强化菲律宾总统要求陆军部队由捍卫国内安全转向外部国土防卫的实战能力。 2024年度泰美金色眼镜蛇联合军演于2月26日到3月8日在泰国举行,来自韩国、日本的全球30国逾9千官兵参与或观摩了两栖攻击演练,其它内容涵盖网路安全、太空安全、人道救援、救灾医疗等,包括泰美双方共同打捞一艘于2022年失事沉没的“素可泰号”军舰。美方表示,演习重点旨在建立联系,一旦发生紧急事件,盟友之间可做出快速反应。

Duration:00:06:01